李国锋
- 作品数:4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天津高沙岭潮间带泥螺对多环芳烃菲的累积特征被引量:10
- 2009年
- 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对生物修复、污染物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天津高沙岭潮间带底栖生物泥螺Bullacta exarata进行室内菲染毒实验,从泥螺暴露在菲污染环境之日算起,分别于1、3、5、7、10、12d采样,样品经冷冻、干燥、研磨、混匀、称量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量了泥螺体和肝脏对多环芳烃菲的累积数量,经过计算生物累积因子(BSAF值)研究了泥螺对菲的生物可利用性。结果表明,泥螺对菲的累积周期为12d,其身体和肝脏中菲的质量分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分别在第7天和第5天达到最大值,其中肝脏的累积能力更强,肝脏对菲的最大累积量大约是身体的10倍,在食物链的传递中,这无疑会对更高营养级的生物造成较大的影响。研究还发现,泥螺对菲的累积主要来自于对底泥的摄食,这不仅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有关,还与栖息环境密切相关。所以,应当严格控制菲的人为输入,尤其是要严格控制石油类产品的泄露。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天津河口、潮间带和近岸海域的环境监测、生态风险评价及生物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 刘宪斌陈楠田胜艳降升平孙莲娜李国锋
- 关键词:潮间带泥螺生物可利用性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水质标识指数的天津地区主要河流水质评价被引量:38
- 2011年
- 于2009年5月(枯水期)、8月(丰水期)、11月(平水期)对天津地区蓟运河、潮白新河、永定新河、金钟河、北塘排污河、黑猪河、海河、大沽排污河、独流减河、青静黄排水渠、子牙新河和北排水河12条主要河流的水质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构建水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水质标识指数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与水质标识指数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客观可靠。从时间分布来看,枯水期水质最差,58.3%的河流为劣Ⅴ类水质,部分河流已经黑臭,8月水质较好。从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来看,海河以南河流污染较为严重。该地区河流NH3-N污染最为严重,其次是BOD5、CODMn和TP,属于有机型及富营养化污染。
- 李国锋刘宪斌刘占广郭伟华
- 关键词:河流水质评价主成分分析水质标识指数
- 碱厂碱渣浸出毒性分析与处理被引量:4
- 2011年
- 固体废物中的有害成分可随雨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淋溶、浸泡、冲刷而进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然后随水迁移至土壤或生物体内,进入食物链,造成环境污染,危及人类健康安全。实验从渤海沿岸某碱渣堆场采集4个样品,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对样品进行了浸出毒性试验得出各重金属离子浓度,将结果与标准检出限对比,除厂内监测点和4号监测点镉含量超标外,其余均未超标,但碱渣腐蚀性较大。实验结果可以为碱渣的监测评估、治理与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针对碱渣的特性与危害提出了处理建议,并对未来碱渣的处理趋势做出展望。
- 刘兴伟刘宪斌刘占广李国锋
- 关键词:碱渣浸出毒性固体废弃物
- 天津潮间带泥螺(Bullacta exarata)对重金属镉的累积与释放特征被引量:2
- 2010年
- 生物对重金属的累积与释放实验对研究生物修复、污染物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天津潮间带底栖生物泥螺进行室内镉累积与释放实验,研究了泥螺体和肝脏对镉的累积与释放特征。整个实验过程分为累积和释放两个阶段,实验样品经冷冻、干燥、研磨、混匀和称量后,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泥螺对镉的累积周期为14 d,其身体和肝脏中镉的质量分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第7 d达到最大值,其中肝脏的累积能力要大于身体;泥螺对镉的释放周期为12 d,在第9 d趋于稳定。泥螺对镉的累积与释放不仅与其自身的生活习性有关,还与其栖息环境密切相关。在自然环境中,应当严格控制镉的人为输入,尤其是含镉工业废水的排放。
- 陈楠刘宪斌田胜艳刘占广孙莲娜李国锋
- 关键词:泥螺重金属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