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道路边坡灾害整治新技术及应用
- 目前,我国道路滑坡灾害的整治技术以支挡、锚固为主。传统锚固工程中存在安全耐久性隐患大以及快速高效技术缺乏两大难题。针对这两大技术瓶颈,提出了快速耐久公路边坡灾害防治新技术。其中,“预制锚头”、“双锚固段”、“复合型”3种...
- 张玉芳魏少伟李健关岩鹏
- 道路边坡灾害整治新技术及应用
- 目前,我国道路滑坡灾害的整治技术以支挡、锚固为主。传统锚固工程中存在安全耐久性隐患大以及快速高效技术缺乏两大难题。针对这两大技术瓶颈,提出了快速耐久公路边坡灾害防治新技术。其中,'预制锚头'、'双锚固段'、'复合型'3种...
- 张玉芳魏少伟李健关岩鹏
- 预制内锚头新型锚索锚固性能研究及工程应用被引量:7
- 2018年
- 为了探究高路堤、深路堑边坡锚固系统耐久性以及锚固效果,研制一种预制内锚头新型锚索,从其结构设计、锚固机制及结构特点入手,分析其受力模式与计算方法,并通过室内足尺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传统压力集中型锚索和新型锚索锚固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一个预制锚头可承载1860级4f15.2 mm钢绞线的锚固力,而一个传统的压力型锚头承载体只能提供1860级2Φ15.2 mm钢绞线所承受的锚固力;(2)预制内锚索头新型锚索延缓塑性变形发生突变的荷载是传统压力集中型锚索的1.6倍;(3)预制内锚头新型锚索锚头注浆体压应变分布范围约是传统拉力集中型锚索的0.5倍;(4)传统压力集中型锚索承压板前为最大压应变区,最大压应变为1 219.7με,而新型锚索预制内锚头尾部为最大压应变区,最大压应变为309.5με;(5)通过工程实例验证,预制内锚头新型锚索锚固力最大提高54.07%,明显提高了锚索的锚固力。试验结果对正确分析预制内锚头新型锚索加固作用机制和工程设计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袁坤张玉芳张玉芳李健
- 关键词:边坡工程锚固技术边坡加固足尺模型试验
- 边坡桥梁桩基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通过大型振动台试验,研究地震荷载作用下某铁路线上一代表性的陡坡地段抗滑桩支护桥梁桩基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模型与原型按照尺寸相似比1:40进行模型试验相似设计。模型试验通过输入的正弦波和汶川波的测试结果分析边坡模型地震作用规律。结果发现:桥梁桩和抗滑桩桩间土压力呈三角形分布,抗滑桩后土压力呈"R"形分布;边坡对监测点加速度有放大效应;位移随地震荷载增加而增大。抗滑桩的各种响应强度均大于桥梁桩基,说明抗滑桩对桥梁桩基有很好的支护作用。试验研究为边坡抗滑桩-桥梁桩基新结构抗震设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朱志铭黄俊杰李世君刘善忠万军利李健
- 关键词:路基边坡抗滑桩桥梁桩基振动台试验
- 地下水渗流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及变形规律被引量:2
- 2016年
- 针对地下水位变化易引发边坡失稳破坏等安全问题,基于有限元模型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不同地下水位渗流作用对边坡安全系数、位移和有效正应力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地下水位较低时,地下水的升高对边坡安全系数影响不大,当地下水位变化达到一定高度后则对边坡稳定性影响较明显;随着地下水位的增加,边坡最大水平位移位置由边坡坡面中上部向边坡坡脚转移,且最大水平位移范围由边坡坡面向坡内扩散,表明地下水位升高不仅增加了边坡变形,还使边坡滑动面向边坡内部移动,增加了滑动规模;边坡坡面有效正应力随地下水位增加表现出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并在边坡坡脚处产生最大值,表明在地下水位影响下坡脚是边坡最容易破坏的位置,对边坡工程安全防护设计与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 李健
- 关键词:地下水位边坡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