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东

作品数:4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机械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篇高压油管
  • 1篇动力总成
  • 1篇载荷
  • 1篇载荷谱
  • 1篇振动
  • 1篇振动与波
  • 1篇燃油
  • 1篇热-机耦合
  • 1篇总成
  • 1篇流固耦合
  • 1篇绿色设计
  • 1篇脉冲压力
  • 1篇进气
  • 1篇进气冷却
  • 1篇活塞
  • 1篇柴油
  • 1篇柴油机

机构

  • 4篇天津大学
  • 3篇潍柴动力股份...

作者

  • 4篇李伟东
  • 2篇张俊红
  • 1篇何文运
  • 1篇田新伟
  • 1篇王杰
  • 1篇胡欢

传媒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机械设计与研...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柴油机高压油管加速载荷谱编辑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针对高压油管耐久性试验耗时长的特点,研究高压油管加速疲劳试验在振动试验台上的应用。基于损伤等效原则,提出振动疲劳加速载荷谱编辑方法并对高压油管实测载荷谱进行编辑。对比加速载荷谱与原始载荷谱作用下的高压油管疲劳寿命,验证加速载荷谱编辑方法及其在振动试验台上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柴油机高压油管疲劳失效属于高周疲劳,其所受载荷中存在大量小载荷循环,将小载荷循环进行删除可保证在失效位置及失效形式一致的情况下,极大程度地缩短疲劳试验时间和成本。
周帅任燕平刘冰李伟东何文运
关键词:振动与波柴油机高压油管
动力总成绿色设计评价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被引量:1
2017年
绿色设计和绿色产品制造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体现,并成为了21世纪制造业发展的主流。首先主要阐述了目前动力总成应用现状,对动力总成绿色设计概念以及进行绿色设计的必要性进行叙述,并结合绿色设计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动力总成绿色设计研究现状,对动力总成绿色设计评价流程进行详细描述与分析;其次对现有的评价方法及评价软件进行优缺点分析,研究其应用范围。最后结合国内绿色设计评价技术发展现状,对国内外技术差距进行评价并提出发展建议。
张俊红李伟东何文运戴胡伟王杰胡欢
关键词:绿色设计动力总成
考虑进气冷却效应的活塞低周疲劳寿命预测被引量:4
2019年
针对进气过程中活塞顶面温度分布不均匀,会对活塞疲劳寿命计算产生影响的问题,采用燃烧模拟和有限元方法,结合材料试验,进行了活塞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首先,通过CFD仿真,获取了考虑进气冷却效应的燃烧室温度分布,有限元仿真计算了活塞温度和应变;然后,进行了 573 K下的活塞材料拉伸试验和疲劳试验,获取了活塞材料力学参数并推导出活塞疲劳寿命预测模型;最后,结合活塞应变和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对比分析了进气冷却效应对活塞低周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进气冷却的燃烧室,燃气温度分布不对称,进排气侧的温差达到了 75 K左右;活塞应变较大的位置主要集中在活塞凹坑底部、冷却油腔内部、环岸内部和活塞销孔上半部;考虑进气冷却效应导致活塞最大应变值上升了 0.425%,低周疲劳寿命降低了 13.8%。
李云强赵立普李伟东王静超徐天舒张俊红
关键词:活塞进气冷却热-机耦合
基于流固耦合的高压油管振动疲劳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以高压油管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振动疲劳特性研究。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仿真获取高压油管内部燃油脉冲压力,并建立高压油管流固耦合模型进行振动特性仿真分析,能更准确地预测高压油管的振动疲劳寿命。结合发动机振动激励功率谱密度(power spectral density,简称PSD)信号、材料S-N曲线和传递函数结果,通过疲劳损伤累积模型进行了两种高压油管模型的振动疲劳寿命预测,对比分析了考虑燃油脉冲压力对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为后期高压油管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指导。
田新伟田新伟胡亮李伟东李伟东
关键词:高压油管流固耦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