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峰
-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藏北高原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的母质成因及其成土模式被引量:7
- 2012年
- 基于对藏北高原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的粒度组成及理化性质的研究,探讨了该地区高山草甸土的母质成因及成土模式。分析结果表明,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的粒度分布以20μm为界线呈双峰态分布。主峰峰值粒径在90μm左右,较细峰呈宽阔细尾分布,峰值粒径在3~6μm之间。高山草甸土的各粒级组成(<2μm、2~20μm、20~300μm、300~2 000μm)沿剖面变化很小。高山草甸土主要由极细砂组成(50~125μm),平均粒径集中在60~90μm,明显比黄土高原黄土、川西黄土、成都粘土的粗。高山草甸土粒度分布特征与土壤底部的薄层粗骨性残留古风化层相比存在显著差别,而与该区域河谷沉积、风尘沉积具有相似的特征。总之,各实验数据指示,安多地区高山草甸土具有土层厚、质地均匀、无砾石和层理不发育的特点,与基岩原地风化形成的高山草甸土存在明显差别,其成土母质来源于风尘沉积。该区高山草甸土成土过程符合风尘"加积型"土壤发育模式,而风尘沉积在高山草甸土的形成和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林永崇冯金良张继峰鞠建廷胡兆国高少鹏
- 关键词:藏北高原高山草甸土粒度组成风尘沉积土壤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