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延玲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3篇黑土
  • 3篇黑土区
  • 2篇东北黑土
  • 2篇东北黑土区
  • 2篇松花江流域
  • 1篇典型流域
  • 1篇沙量
  • 1篇输沙
  • 1篇输沙量
  • 1篇输移
  • 1篇土壤
  • 1篇土壤流失
  • 1篇土壤流失量
  • 1篇泥沙
  • 1篇泥沙输移
  • 1篇泥沙输移比
  • 1篇侵蚀产沙
  • 1篇自然因素
  • 1篇流失量
  • 1篇流域

机构

  • 3篇水利部松辽水...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水利水电...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篇高燕
  • 4篇张延玲
  • 2篇焦剑
  • 1篇谢云
  • 1篇欧洋
  • 1篇白建宏
  • 1篇阎百兴
  • 1篇陈浩生
  • 1篇李建伟
  • 1篇何小雷

传媒

  • 2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泥沙研究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北黑土区耕地分布解译的遥感数据源对比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解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的全球地表覆盖遥感制图数据(Globalland30-2010)和中国科学院全国1∶10万比例尺土地利用数据库2010年度更新数据(LUCC-2010)在东北黑土区耕地范围界定研究中的适用性,选择位于东北典型黑土区的北安市、克东县、龙江县和梅河口市为研究区,利用高空间分辨率的地方土地利用数据建立耕地漏分和误增两个指标,对两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耕地连续均匀分布的地区,两种数据的耕地精度都比较高;在林地和耕地混合分布区域,Globalland30-2010高估了耕地面积;在耕地和草地、水域混合区域,LUCC-2010低估了耕地面积。Globalland30-2010的总体精度略高于LUCC-2010,但是LUCC-2010耕地一类的精度高于Globalland30-2010。
高燕张延玲何小雷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
松花江流域不同空间尺度典型流域泥沙输移比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6
2016年
为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对东北黑土区流域侵蚀产沙建立宏观认识,以松花江流域为研究区,选择不同尺度的典型流域,通过收集降水、遥感影像和土地利用资料,计算不同尺度流域土壤流失量;采用流域出口量水堰和水文站径流泥沙观测资料,计算流域输沙量,从而得出不同空间尺度典型流域悬移质泥沙输移比(SDR)。研究区小尺度流域全年SDR为0.33,大中尺度流域SDR变化于0.005~0.365之间,平均仅0.051。本区SDR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小尺度流域雨季SDR为0.38,春季融雪侵蚀期仅为0.17;流域面积(A)和主河道比降(SLP)是影响大中尺度流域SDR的重要因素;SDR与A呈幂函数递减关系,这在丘陵漫岗区更为显著;山区的流域的SDR随SLP的增加而递增。研究成果有助于建立本区土壤侵蚀与流域产沙之间的定量关系,为流域水土保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高燕张延玲焦剑谢云
关键词:泥沙输移比土壤流失量黑土区松花江流域
东北黑土区侵蚀沟危害面积识别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目前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扩展速度快、危害严重,急需开展大规模治理,但极其缺乏侵蚀沟危害范围方面的研究成果,给政府部门决策、侵蚀沟防治规划制定及治理效益评估带来了很大困难。从侵蚀沟发生、发育特点入手,将侵蚀沟的潜在汇水面积界定为其危害面积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得侵蚀沟危害范围不仅能够反映侵蚀沟当前在空间上的影响,又能体现长时间序列尺度上危害的范围。并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模块,开展了黑土区部分侵蚀沟现状汇水区与潜在汇水边界的识别工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侵蚀沟危害面积差异较为明显。大型沟危害面积显著大于中小型沟,但后者潜在危害面积所占比例极高,未来应作为黑土区侵蚀沟治理的重点,从而有效提高防护工程投入资金费效比。侵蚀沟危害范围识别方法对数据精度要求适中,30 m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与第一次水利普查侵蚀沟矢量数据相配套,就能够满足侵蚀沟汇水边界识别需要。本研究结果可为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规划编制和水土保持工程效益评估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欧洋阎百兴白建宏陈浩生高远李绒萱高燕张延玲崔虎
关键词:东北黑土区
松花江流域产沙时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以水文站观测的径流泥沙资料为基础,通过各要素变化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分析松花江流域径流输沙的年际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得出以下主要结论:本区年输沙量递减的站点多位于松花江干流上游和第二松花江下游;递增显著的站点多位于嫩江流域和松花江干流下游。就不同地貌类型而言,输沙量增长趋势为山区>丘陵漫岗区>平原区。1978-1982年间,流域单位降雨造成的输沙量普遍开始显著增加,大量土地开垦和不合理农业活动加速土壤侵蚀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1995-2002年间,超过1/3的流域单位降雨造成的输沙量开始减少,主要是土地利用变化和水保措施实施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成果可为本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依据。
李建伟焦剑高燕张延玲
关键词:侵蚀产沙自然因素输沙量松花江流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