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伟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生物学
  • 2篇评估函数
  • 2篇肿瘤放射
  • 1篇调强
  • 1篇调强放射
  • 1篇调强放射治疗
  • 1篇胸腹
  • 1篇胸腹部
  • 1篇胸腹部肿瘤
  • 1篇雄性
  • 1篇雄性小鼠
  • 1篇影像增强器
  • 1篇增强器
  • 1篇增殖
  • 1篇治疗床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增殖
  • 1篇图像
  • 1篇图像采集

机构

  • 5篇中山市人民医...
  • 3篇暨南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7篇张伟
  • 5篇余建荣
  • 2篇古定标
  • 2篇李珍
  • 2篇叶奕菁
  • 1篇张志高
  • 1篇陆小军
  • 1篇马浩
  • 1篇刘标
  • 1篇黄耀熊
  • 1篇芦春斌
  • 1篇李毅群
  • 1篇杨阳

传媒

  • 5篇中国医学物理...
  • 1篇大豆科学
  • 1篇纤维素科学与...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固定治疗床值摆位技术在胸腹部肿瘤IMRT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采用固定治疗床值摆位技术降低胸腹部肿瘤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的方法。方法:应用瓦里安Trilogy直线加速器治疗胸腹部肿瘤患者30例,每位患者在首次治疗前均行CBCT扫描,并与计划系统的定位CT图像进行匹配,获取首次摆位后、摆位误差纠正后X(左右)、Y(头足)、Z(腹背)三个方向上的治疗床值,该数值为旋转容积调强照射提供了移床的精确数据。对所有患者第10次治疗前再行CBCT,与定位CT图像匹配,计算并分析第10次的摆位误差。结果:30例患者在X轴、Y轴、Z轴方向的平均摆位误差分别为(2.36±1.25)mm、(3.03±1.47)mm、(2.47±0.97)mm。结论:应用固定床值摆位技术明显降低了X和Z方向的误差。同时,摆位时以治疗床值的作为参考,简化了摆位过程,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余建荣张伟李珍
关键词:调强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纤维素―铝酸锶复合膜的制备及表征
2011年
将微晶纤维素溶解于氯化1-正丁基-3-甲基咪唑([Bmim]Cl)离子液体中,加入铝酸锶荧光粉,然后流延成膜,制备得到了纤维素―铝酸锶复合膜。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镜和荧光发射光谱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铝酸锶荧光粉在纤维素膜中分布均匀,铝酸锶荧光粉和纤维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纤维素对荧光粉体发光影响较小。
张伟马浩李毅群
关键词:纤维素复合膜离子液体
基于生物学优化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评估函数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在基于生物学优化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评估函数提出以后,用评估函数选取合适的治疗计划,通过对治疗计划实施结果的评判验证其在临床上的可行性。方法:充分结合临床放疗医生经验与基于生物学优化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评估函数参数值来选择合适的治疗计划,选取鼻咽癌、食管癌和肺癌,对病例随机分组为比较组、超分割组以及适形调强(IMRT)组和容积调强(VMAT)组,然后从生存率、近期疗效、局控率以及近远期毒副作用等方面对病例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治疗方案的可行性。结果:从近期疗效、局控率、生存率以及近期毒副作用来看,鼻咽癌组全程连续超分割高于其他对照组;对于食管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效果最好;对于肺癌是连续超分割组好于其他对照组。这种结果跟治疗前利用评估函数预判的结果一致,即利用评估函数所选取的治疗方案是有效的。结论:基于生物学优化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评估函数用于临床选取治疗方案方面是可行的。
张伟叶奕菁余建荣李珍古定标
关键词:评估函数
放射治疗方案的生物优化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对肿瘤放射治疗方案进行生物优化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对一系列的放射治疗手段进行生物优化及物理优化,然后列表比较。结果:放射治疗方案的生物优化有很多优点,值得推广。结论:除了少量增殖很慢的肿瘤外,本文研究结果对其他的类似鳞癌的增殖较快的肿瘤的放射治疗都具有指导意义。
张伟陆小军余建荣
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对雄性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被引量:12
2012年
以雄性昆明鼠为动物模型,对亲本(F0)和子一代(F1)短期(30 d)及长期(90 d)喂食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后,取其脾脏,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表明:短期喂食实验过程中,在0、2、7、14和30 d取样时,转基因大豆饲料对亲本(F0)实验的雄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均无显著性影响(P>0.05),在长期(90 d)喂食实验过程中,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对亲本(F0)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也无显著影响(P>0.05)。同样,在30 d的短期和90 d的长期喂食实验过程中,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对子一代(F1)雄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也均无显著抑制作用(P>0.05)。表明短期(30 d)及长期(90 d)喂食含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饲料对亲本及子一代雄性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均无显著性影响,且无遗传积累效应。
芦春斌张伟刘标
关键词:抗草甘膦转基因大豆雄性小鼠MTT脾细胞增殖
基于生物学优化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评估函数研究
2014年
目的:从生物学优化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角度来提出可用于评估放射治疗方案可行性的评估函数。方法:在以细胞受到照射后的再修复、再群体化、细胞周期的再分布、肿瘤内乏氧细胞的再氧合,即"4R理论"[1]的基础上,分析生物效应剂量函数BED的变种公式,最后得出3个用于评估肿瘤放疗计划好坏的评估函数。再利用评估函数试验性的分析文献报道过的肿瘤放射治疗方案,并与对应的方案结果进行比对,理论上评价评估函数的可行性。结果:综合分析已有治疗方案参数与评估函数理论参数基本一致。结论:基于生物学优化肿瘤放射治疗计划的评估函数在临床上用来预判治疗方案是可行的。
张伟黄耀熊叶奕菁余建荣
关键词:肿瘤放射治疗
球状影像增强器采集完整模拟定位图像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研究利用数字化模拟定位机影像增强器采集完整定位图像的可行性。方法:将数字化模拟机影像增强器获取的固体水验证图像/患者定位图像与IP探测板拍摄的固体水图像/患者定位图像分别做误差验证。结果:利用数字化模拟定位机影像增强器选取合适的拍摄和拼接技术得到的固体水验证图像/患者定位图像误差极小。结论:用数字化模拟定位机影像增强器采集定位图像是一种简单、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好方法,值得推广。
张伟余建荣古定标张志高杨阳
关键词:影像增强器图像采集图像拼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