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焱

作品数:1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性
  • 1篇硬化斑块
  • 1篇中动脉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卒中
  • 1篇粥样硬化斑块
  • 1篇卒中
  • 1篇梗死
  • 1篇梗死类型
  • 1篇斑块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大脑
  • 1篇大脑中动脉

机构

  • 1篇北京大学第五...

作者

  • 1篇周诚
  • 1篇焦晟
  • 1篇李伟
  • 1篇张晨
  • 1篇宋焱
  • 1篇黄娟

传媒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梗死类型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利用3.0T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特征进行研究,探讨斑块特征与患者梗死类型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选取49例行颅内动脉HRMRI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析其双侧大脑中动脉的斑块形态、斑块分布及斑块强化程度。按斑块强化程度将患者分为明显强化组和非明显强化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稳定斑块的临床危险因素。根据扩散加权成像结果将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梗死患者分为单穿支动脉阻塞、多穿支动脉阻塞及动脉栓塞,分析不同梗死类型的斑块特征。结果 49例患者共发现位于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65处,其中62处(95.4%)为偏心性斑块,斑块最常见于腹侧壁(31处,50.0%)。明显强化组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的患者比例(56.7%)明显高于非明显强化组(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栓塞组中明显强化斑块的发生率(88.9%)明显高于非动脉栓塞组(单穿支动脉阻塞及多穿支动脉阻塞,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位置与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斑块强化程度能够反映斑块的稳定性。利用HRMRI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并推测其梗死类型。
焦晟宋焱周诚黄娟张晨李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缺血性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