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金玲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甜荞
  • 3篇苦荞
  • 2篇总黄酮
  • 2篇黄酮
  • 1篇蛋白
  • 1篇蛋白电泳
  • 1篇电泳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设计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酸性
  • 1篇凝胶
  • 1篇凝胶电泳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蛋白
  • 1篇总黄酮含量
  • 1篇荞麦
  • 1篇伪品

机构

  • 4篇四川省中医药...
  • 2篇西昌学院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杨玉霞
  • 4篇安金玲
  • 3篇夏燕莉
  • 3篇胡平
  • 2篇周先建
  • 2篇蒋召雪
  • 1篇吴卫
  • 1篇张美
  • 1篇方清茂
  • 1篇王安虎
  • 1篇郑有良

传媒

  • 1篇种子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2
  • 3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荞麦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甜荞和苦荞茎叶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以75%乙醇为溶剂,1∶25的料液比在65℃振荡提取2 h。在该优化条件下,甜荞、苦荞茎叶中总黄酮得率分别为5.65%、6.54%。[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便于推广和普及,是提取荞麦茎叶中总黄酮的有效方法。
杨玉霞蒋召雪王安虎安金玲胡平夏燕莉
关键词:甜荞苦荞总黄酮正交设计
栽培荞麦种子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
2011年
利用A-PAGE(Acid-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对来源于7个国家的76份栽培荞麦(苦荞54份,甜荞22份)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荞麦醇溶蛋白位点存在丰富的等位变异,共分离出18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每份材料具有6~12条不等,平均9.5条,多态性带占88.89%。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GS)为0.777,变幅为0.389~1.000。在GS为0.63的水平上,供试材料可聚为苦荞和甜荞2大类,绝大部分来自于相同或相似生态地理环境的材料聚成一类,表明荞麦醇溶蛋白所揭示的遗传关系与地理来源有较高的相关性。
杨玉霞蒋召雪胡平安金玲周先建夏燕莉
关键词:苦荞甜荞醇溶蛋白聚类分析A-PAGE
荞麦不同器官总黄酮含量的日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研究荞麦初花期不同器官总黄酮含量的日变化趋势、最佳取样时间和取样部位,为荞麦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4份来自不同地区的甜荞和苦荞不同器官的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日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一天中同一品种不同器官中的黄酮含量均表现为花>叶>茎>根,且花和叶中的含量显著大于茎和根,不同品种各器官中总黄酮含量的日变化差异较大。
杨玉霞吴卫郑有良夏燕莉胡平安金玲
关键词:甜荞苦荞总黄酮日变化
大黄及其混伪品的种子蛋白电泳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A-PAGE技术对大黄及其混伪品的种子进行蛋白电泳分析。结果表明:除伪品大黄(河套大黄)未见有蛋白谱带外,正、混品大黄具有各自的鉴别谱带,且在谱带的级别、分布区域及数量上均有明显的区别。材料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522,变幅为0.294~0.706。聚类分析表明,药用大黄和掌叶大黄亲缘关系较唐古特大黄近,唐古特大黄种间遗传差异较明显。
杨玉霞方清茂安金玲张美周先建
关键词:种子蛋白混伪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