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建红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组织化学
  • 1篇鸵鸟
  • 1篇小肠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组织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免疫组织化学...
  • 1篇IFN-Γ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赵慧英
  • 1篇周旭
  • 1篇陆永新
  • 1篇徐立
  • 1篇龙敏
  • 1篇杨静
  • 1篇孙建红

传媒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0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鸵鸟小肠中IFN-γ的随龄性表达被引量:1
2010年
为探讨γ-干扰素(IFN-γ)与鸵鸟小肠发育及小肠黏膜免疫的关系,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3日龄、3周龄和11月龄鸵鸟小肠中IFN-γ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表明,IFN-γ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肠上皮间淋巴细胞,在绒毛和肠腺的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内也有阳性产物表达,黏膜固有层的IFN-γ阳性细胞集群分布或沿血管周围密集排布,肌层和肌间存在大量梭形的阳性细胞和串珠状的阳性纤维;IFN-γ阳性产物的相对表达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3日龄和3周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11月龄与3周龄鸵鸟表达差异显著(P<0.05);不同肠段IFN-γ阳性产物的相对表达量均表现为自十二指肠至空肠的递减趋势,其中3日龄、3周龄鸵鸟各段小肠中差异不显著(P>0.05),11月龄鸵鸟空肠中IFN-γ阳性产物的相对表达量较十二指肠显著降低(P<0.05),回肠与空肠相比亦显著降低(P<0.05)。表明IFN-γ通过多种途径参与鸵鸟小肠的发育和黏膜免疫。
周旭徐立龙敏杨静陆永新孙建红赵慧英
关键词:IFN-Γ小肠鸵鸟免疫组织化学SP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