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鑫

作品数:4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砂体
  • 3篇河道砂
  • 3篇河道砂体
  • 2篇地震识别
  • 2篇馆陶组
  • 1篇地层
  • 1篇地震反演
  • 1篇地震属性
  • 1篇地震相
  • 1篇地震相分析
  • 1篇叠前
  • 1篇叠前偏移
  • 1篇油田
  • 1篇预测技术
  • 1篇展布
  • 1篇展布特征
  • 1篇震相
  • 1篇震相分析
  • 1篇砂体成因
  • 1篇凸起

机构

  • 4篇中国石油冀东...
  • 1篇陕西省煤层气...

作者

  • 4篇吴鑫
  • 2篇张建坤
  • 2篇王方鲁
  • 2篇张国栋
  • 1篇刘萱
  • 1篇孙明
  • 1篇田丽花
  • 1篇方度
  • 1篇王冬娜
  • 1篇郝杰
  • 1篇杨国涛
  • 1篇高文中

传媒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黄骅坳陷北部马头营凸起馆陶组砂体成因及展布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综合运用钻井岩心、测井、三维高分辨率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北部马头营凸起馆陶组砂体成因及展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馆陶组沉积前期发育2条规模大、延伸较远,呈近NS、NNW—SSE展布的沟槽,指示物源主要来源于北部燕山褶皱带。馆陶组为冲积扇-辫状河-曲流河沉积序列;馆三下段为冲积扇扇中辫状河道和河道间漫流相,发育扇中辫状河道成因砂体;馆三上段为辫状河道和泛滥平原相,发育河床滞留沉积和心滩成因砂体;馆二段和馆一段为曲流河沉积,河床滞留沉积、边滩、决口扇和天然堤是主要的砂体成因类型。馆陶组可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7个中期旋回,16~19个短期旋回;以短期旋回为单元,建立了馆二段等时地层对比的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层序格架控制着砂体的分布模式,馆二段短期旋回的下部砂岩发育,是主要的储集层。层控测井约束反演提高了馆二段薄互层河道砂体预测的精度,馆二段各砂层组反演预测平面砂地比反映河道砂体呈NE—SW向的展布特征。
张建坤杨国涛吴吉忠吴鑫王方鲁
关键词:高分辨率层序地层馆陶组
南堡地区浅层河道砂体的识别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进一步扩展并深化南堡4号构造浅层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目标,针对该区明化镇组河道砂体定性或定量描述所面临的地质问题和技术问题,以富油气凹陷岩性油气藏勘探理论为指导,综合应用GeoEast解释系统中的预测技术及其他配套技术,针对性地提出了由宏观到微观、逐步控制、逐级逼近的地震识别预测思路,识别并评价了南堡4号构造明化镇组河道砂体,证实可以进一步提高河道砂体预测的精度,为该区的岩性地层圈闭勘探指明目标,亦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郝杰吴鑫孙明张国栋李斌
关键词:河道砂体地震识别
马头营凸起馆二段窄薄河道砂体地震识别被引量:3
2018年
南堡凹陷马头营凸起馆陶组二段(Ng_2)河道砂体单砂层厚度薄、宽度窄,河道砂体地震识别难度大。综合运用面元小网格化叠前偏移处理、古地貌恢复、高频等时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岩心-测井相分析技术、"地震线描"河道砂体追踪、层控波阻抗反演和振幅地层切片等技术对马头营凸起Ng_2Ⅴ砂层组窄薄河道砂体进行识别。结果表明,地震资料面元尺度由15 m×30 m缩小为7.5 m×7.5 m,提高了地震资料垂向和横向分辨率,增强了曲流河窄薄河道砂体边界识别能力;馆二段为明显的曲流河"二元结构"沉积,岩性具河道沉积与泛滥平原沉积"砂泥间互"的特征;短期沉积旋回控制着不同沉积砂体的分布,上升半旋回中下部和下降半旋回上部河道砂体较发育;Ng_2Ⅴ砂层组地震相分析揭示河道状、不规则圆弧状振幅或波阻抗异常体为曲流河河道沉积和点坝砂复合体,预测河道总体上呈北东—南西和近南北向展布。预测结果与钻井实测结果吻合度高,表明窄薄河道砂体地震识别结果真实、可靠。
张建坤吴鑫方度王方鲁高文中陈小军
关键词:地震相分析馆陶组
综合储层预测技术在南堡油田2号构造中的应用研究
针对研究区构造复杂、储层横向变化大、物性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在井震结合、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开展高精度综合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对南堡油田2 号构造下第三系东一段的储层空间展布特征进行精细、准确的描述。随着油田勘探开发不断深入...
张国栋刘萱田丽花吴鑫王冬娜
关键词:南堡油田储层预测地震属性地震反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