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尚晓

作品数:10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安徽工程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大学生
  • 6篇政治
  • 4篇大学生群体
  • 3篇政治态度
  • 3篇高校
  • 2篇当代大学生
  • 2篇意识形态
  • 2篇政治参与
  • 2篇视阈
  • 2篇思想政治
  • 2篇高校思想
  • 2篇高校思想政治
  • 1篇心理
  • 1篇有效性
  • 1篇政治话语
  • 1篇政治教育
  • 1篇治教
  • 1篇中国梦
  • 1篇视域
  • 1篇思想政治工作

机构

  • 10篇安徽工程大学

作者

  • 10篇齐尚晓
  • 5篇孙丽芳

传媒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西南交通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天水师范学院...
  • 1篇哈尔滨市委党...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现代教育科学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公共生活视域下高校德育话语转型研究
2017年
近年来,公共生活中出现的"道德悖论"现象中闪现着大学生群体身影,折射出高校德育话语面临着在生活德育化与德育生活化交互转化进程中产生的"失语"困境。针对公共生活元素的强力涉入,高校德育话语必须进行"生活化"转向,通过话语体系构建、意义架构、权力共享的自我呈现等途径对公共生活的理念、秩序规范、实现路径予以重塑,不断提升话语有效性与阐释力,以适应与公共生活间的契合需要。
齐尚晓
关键词:公共生活
“明星真人秀”场域中青年的“迷失”与理性回归被引量:1
2017年
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经历了从野外生存真人秀到室内演艺真人秀、从平民草根真人秀到明星真人秀的转型,体现了从"平民偶像化"到"偶像平民化"的发展趋向。"明星真人秀"在人员选配、内容议程设置、话语生产、价值传播等多方面展现出符号魅力,青年在此场域中容易被话语诱导,其价值意义被遮蔽,进而出现文化、话语、价值观、自我等"迷失"状况。因此,必须立足于青年,推动青年理性回归主流文化、生活世界、价值本源及自我,集青年力量在场域互动中创生和传播优秀作品。
齐尚晓
关键词:青年迷失
微时代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及培育路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微时代以网络技术革新和移动终端高端化、智能化开拓知识时代新纪元,促发社会结构变动,变换政治沟通路径。微时代政治环境变迁影响着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及演化轨迹,一方面,大学生碎片化时间的有效利用、政治参与意识增强、群体行为政治化等因素积极推动其政治态度的正向发展,另一方面,政治素养缺失、政治信仰危机、政治认同弱化等因素则阻碍此进程。因此,通过创设健康政治生态"微环境",使大学生群体从关注政治到参与政治,从政治认知表象到政治实践,从传播政治话语到政治话语创生进行多维转向,进而培育其理性的政治态度。
齐尚晓
关键词:政治参与政治话语政治态度
日常生活视阈下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研究
2016年
日常生活中政治的回归为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生成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大学生群体政治活动方式及议题设置在日常生活中发生转向,集体记忆、虚拟网络等多种要素诱引、消解和塑造着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并将政治态度的生成与话语权争夺进行有机统一,通过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进而探求变动中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静态化呈现景观。
齐尚晓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
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的碎化与融合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既有"意识形态"争论的实质指涉其话语主导权归属问题。网络时代为大学生群体提供狂欢与宣泄的新平台,也存在着"集体迷失"的隐患。意识形态的传统"灌输"方式滞后于时代的发展需求,致使大学生群体意识在网络时代出现输出"阻隔",发生"断裂"和"碎化"。因此,在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必须通过话语转型重构"话语体系"。在此进程中,大学生群体不仅要借助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整理群体意识形态的"碎片",培育自我价值观,还要融合碎化后的意识形态,打造大学生群体的网络主阵地,进而谋求网络话语主导权。
齐尚晓孙丽芳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
当前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生成要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遭遇国内外多元社会思潮的强烈冲击,分化、分流现象凸显。高校一贯是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它面临的严峻挑战为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生成融入多元变数。大学生群体的政治态度生成是一个繁杂的过程,它的成因元素是多元的、复杂的、具有时代特性的。社会转型期的意识形态斗争形态的转化是政治态度生成的新时代背景,从众心理等多元因素的促发是政治态度生成的内在考量要素,网络元素、群体记忆等新要素的融入使政治态度生成体系架构得以构建,为大学生群体政治态度的成因研究提供新视角。
齐尚晓孙丽芳
关键词:意识形态从众心理政治态度
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客观影响因素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环境因素对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起着重要的全局性影响。社会多样化的发展,使得80后、90后大学生不可能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条件使用政治资源,参与政治生活。而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对大学生政治参与有着不同程度的正向的或负向的影响,使得他们对政治生活有不同的认知状态,对政治体系运作的政治情感、政治动机以及外显的政治参与行为都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深入探究当代社会客观环境因素的发展变化,优化社会环境,为80后、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营造和谐的政治生活氛围。
孙丽芳齐尚晓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QQ空间探究被引量:3
2011年
在当今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中,QQ空间的流行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趋向。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注意开发QQ空间承载信息和传导信息的功能性作用,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增强QQ空间的参与性和共享性特性,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结构模式;提升QQ空间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激发当代大学生主动性,实现自主教育。
齐尚晓孙丽芳
关键词:QQ空间当代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试论和平发展道路的路径选择
2015年
和平发展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邓小平及时把握时代主题变化轨迹,以改革开放为突破口,探求发展机遇,将和平思想有机相融,为"道路"形成确定基调,夯实现实基础,指明基本思路;新世纪初,最终夯定"道路"的科学概念,完善内涵建设,架构科学体系,"道路"的路径选择得以完成,其原则和规范逐渐确定。中国梦进一步为"道路"指明发展方向,提供理想动力和牵引力。反之,"道路"实现路径的落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力保障。
齐尚晓孙丽芳
关键词: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梦
简论“微表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效用被引量:2
2011年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国内外对"微表情"的研究逐渐成熟,并逐渐在各个领域进行实效性应用,将"微表情"元素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开展的内在要求,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元素,是建立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系统的"密钥"。因此,必须加强"微表情"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效用研究,进一步实现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综合国力。
齐尚晓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