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志明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耐火材料与高温陶瓷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晶须
  • 3篇SIC晶须
  • 2篇铝锆碳滑板
  • 2篇滑板
  • 1篇原位生成
  • 1篇显微结构
  • 1篇SIC
  • 1篇
  • 1篇

机构

  • 3篇武汉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白晨
  • 3篇黄志明
  • 1篇邓承继

传媒

  • 2篇钢铁研究
  • 1篇中国材料科技...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滑板中原位生成SiC晶须的制备机理
2007年
本文以滑板为研究对象,采用硅微粉和碳黑为原料,其混合物在氩气气氛下,于1400-1650℃范围内进行热处理。结果表明:这个系统生成的SiC晶须在低温阶段是为气-固反应为模型,生长的SiC晶须呈直杆状和哑铃状。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SiC晶须生长机理由气-固模型转变为气-液-固模型。
白晨黄志明邓承继
关键词:SIC晶须原位生成滑板
铝锆碳质滑板中SiC晶须形成机理被引量:5
2007年
以铝锆碳滑板基质部分为研究对象,以金属硅粉、石墨和碳黑为原料,混合后在埋碳气氛下,于1200-1600℃范围内进行高温处理。通过透射电镜和能谱仪分析,研究发现碳化硅晶须为哑铃状,并且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哑铃状小球慢慢减少,在这个过程中,SiC晶须的生长机理为气-固反应模型。
白晨黄志明
关键词:SIC晶须铝锆碳滑板
铝锆碳滑板使用前后显微结构与损毁机理被引量:1
2006年
研究了在武钢使用的2种铝锆碳滑板的显微结构及其损毁机理。结果证实两种滑板在使用过程中,内部形成了SiC晶须,而滑板正是利用在其基质部分形成SiC晶须的机理来改善其性能。奥镁滑板在基质中大量使用塑性相金属硅,并且在高温使用过程中生成了大量晶须状SiC,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其热震稳定性。
白晨黄志明
关键词:铝锆碳滑板显微结构SIC晶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