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蕾
- 作品数:11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国防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武器装备预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兵器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 含能材料及性能测试的教学改革探讨
- 2018年
- 含能材料及性能测试是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本文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验课程等方面对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使教学更符合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要求,从而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可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 邓蕾周星鲍桐
- 关键词:含能材料教学改革实验教学
- 二硼化镁的热氧化特性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利用氧弹式量热计、热分析仪器、高温管式炉等实验装置及手段,研究了MgB2颗粒的热氧化特性和能量释放特性。结果表明, MgB2的实测燃烧热值和燃烧效率均高于无定型硼。在298~1673 K的温度区间内, MgB2在缓慢升温条件下的热氧化反应包含四个阶段,其主要的氧化放热和增重都发生在1200~1665 K之间。而无定型硼主要的氧化放热和增重都发生在1919K附近。在1665K时,MgB2的氧化率高达94.3%,而无定型硼的氧化率仅为43.6%。与无定形硼相比, MgB2可以在更低温度下充分氧化,热氧化特性优于无定形硼。
- 郭洋张炜周星邓蕾
- 关键词:硼二硼化镁燃烧效率
- 高氯酸铵/叠氮聚醚界面润湿黏附特性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为了提高叠氮聚醚类固体推进剂制备过程中基体与填料之间的润湿黏附性,改善料浆工艺性能,采用分子动力学计算方法,计算增塑剂类型、增塑比、键合剂类型对3,3-二叠氮甲基环氧丁烷与四氢呋喃共聚物(PBT)基体体系与AP(011)/(201)/(210)三个主要晶面结合能的影响,筛选能够有效提高高氯酸铵/叠氮聚醚类固体推进剂界面润湿黏附特性的增塑剂、增塑比和键合剂。结果表明,采用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增塑剂,BUNE作为键合剂,并选择增塑比为0.6时,高氯酸铵与PBT基体体系的结合能最高。通过接触角实验测试结果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得到影响固体推进剂料浆中高氯酸铵与叠氮聚醚基体体系界面润湿黏附特性的主要因素及影响规律,为提高此类推进剂界面润湿黏附性与工艺性能提供指导。
- 于海洋邓蕾陈晨周星
- 关键词:固体推进剂工艺性能分子动力学
- 固体推进剂燃速测试实验教学研究
- 2016年
- 采用主体式教学的方法,开展了靶线法测试固体推进剂药条燃速的实验教学,由学生负责该实验设备的调试和实验过程讲解,教师对学生提实验要求、实验材料,负责实验设备调试指导、讲解要点补充和检查实验结果。实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了教学效果。
- 周星鲍桐邓蕾
- 关键词:含能材料固体推进剂实验教学燃速
- PBT与含能增塑剂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被引量:17
- 2017年
- 为了筛选与3,3-二叠氮甲基氧丁环与四氢呋喃共聚物(PBT)粘合剂相容且与PBT混合物有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含能增塑剂,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模拟研究了PBT粘合剂与三缩三乙二醇二硝酸(TEGDN)、1,3-二叠氮基-2-乙基-2-硝基丙烷(DAENP)、丁基硝氧乙基硝胺(Bu-NENA)、1-烯丙基-3(5),4-二硝基吡唑(ADNP)、双2,2-二硝基丙醇缩甲醛/双2,2-二硝基丙醇缩乙醛混合物(BDNPF/A,或A3,两者质量比为1∶1)5种含能增塑剂之间的相容性、PBT/增塑剂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分析了PBT粘合剂与含能增塑剂相互作用的原因。结果表明,含能增塑剂优劣次序为Bu-NENA>DAENP>A3>TEGDN>ADNP,TEGDN、ADNP与PBT不相容;PBT/含能增塑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顺序为PBT/Bu-NENA
- 邓蕾张炜鲍桐周星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含能增塑剂溶度参数玻璃化转变温度
- 高温老化条件下的AP/Al/PBT推进剂填料-基体界面粘接特性被引量:1
- 2023年
- AP/Al/PBT推进剂中的填料-基体界面的良好粘接可有效发挥基体粘弹性和填料增强作用,是保持推进剂优良力学性能的关键。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和反相气相色谱法研究了PBT推进剂中填料-基体界面作用机制。此外,为探索长期贮存条件下PBT推进剂的主要失效模式,开展了高温条件下PBT推进剂加速老化试验。基于单轴拉伸试验,得到了PBT推进剂的宏观力学性能劣化特征规律,采用接触角法和超景深光学显微镜研究了填料-基体粘接性能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Al-PBT基体界面结合能高于AP-PBT基体界面结合能,Al-PBT基体界面的酸碱作用比AP-PBT基体界面的酸碱作用更强;PBT推进剂高温加速老化过程中Al-PBT基体界面粘接增强而AP-PBT基体界面粘接减弱,40、60、70℃老化360 d后Al-PBT基体界面综合粘接性能参数由初始的7.6分别增大至13.1、18.8、36.0,而AP-PBT基体界面综合粘接性能参数由初始的36.1分别下降至25.2、16.9和11.0;老化过程中,PBT推进剂拉伸断面上裸露的AP颗粒投影面积占比与初始模量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性,AP-基体界面粘接的弱化是引起PBT推进剂初始模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 陈晨邓蕾陈建发周星毛成立戴慧娣
- “含能材料及性能测试”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16年
- 为做到因人施教,采用问卷调查掌握学员的专业基础,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内容;部分理论教学内容采用视频演示方法,便于学员理解和掌握;强化实验教学内容,采用以动手及分析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学员主体式实验教学模式,培养了学员自主动手实践能力;以学员独立报告、教员引导及讨论相结合的形式开展课程相关技术前沿进展研讨,提高了学员的文献检索与归纳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知识综合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提升了"含能材料及性能测试"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效果。
- 周星鲍桐邓蕾张炜
- 关键词:含能材料演示教学实验教学研讨式教学
- 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AP/Al/HTPB推进剂单轴拉伸性能及脱湿过程计算被引量:1
- 2021年
- 为克服传统“经验型”材料研发模式和“唯象法”构建材料计算模型的不足,构建了一种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的复合固体推进剂单轴拉伸性能预估方法;以高氯酸铵/铝/端羟基聚丁二烯(AP/Al/HTPB)推进剂为例,将填料堆积微结构定义为材料基因之一,建立了可反映推进剂配方的填料微结构最小代表性单元,分别确定了决定填料、基体、填料-基体界面力学性能的材料基因,并建立了材料基因与推进剂单轴拉伸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获得了单轴拉伸条件下推进剂内部的损伤演变规律及应力—应变响应。结果表明,AP/Al/HTPB推进剂的应力—应变曲线可分为弹性段、黏弹性段和损伤段3个阶段;基体的黏弹性形变和填料脱湿会导致推进剂黏弹性模量下降;应变大于15.37%时,脱湿首先发生在粗粒径颗粒上方,随后以先快速、后平稳的趋势沿粗颗粒周向扩展;应变大于21.19%时,中等粒径颗粒开始脱湿;在0~25%的应变范围内细颗粒与基体始终黏接完好。
- 董戈张炜周星邓蕾
- 关键词:复合固体推进剂单轴拉伸
- 双核二茂铁衍生物(DFD)分子结构对超细AP/DFD二元体系撞击感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从双核二茂铁衍生物(DFD)分子结构入手,分析了DFD与AP之间的反应特性,研究了DFD分子结构特性与超细AP/DFD二元体系撞击感度间的结构-性能关系。找到了用于分析DFD与AP之间反应特性的DFD分子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双核二茂铁衍生物负电性二茂铁基的静电势、NH_4^+-DFD分子平均结合能与超细AP/DFD二元体系的撞击感度直接相关。由于DFD分子结构的差异,桥联基团为亚甲撑的DFD组和对称性分子结构的DFD组的两个参数与超细AP/DFD二元体系撞击感度的相关性不同。对于桥联基团为亚甲撑的DFD,分子中负电性二茂铁基的静电势越小,NH_4^+-DFD分子平均结合能越大,超细AP/DFD混合物的撞击感度越高;对于对称性DFD,负电性二茂铁基的静电势和NH_4^+-DFD分子的平均结合能越小,DFD分子的前线轨道能级越大,超细AP/DFD混合物的撞击感度越高。
- 张炜周星鲍桐邓蕾姜本正杨军周俊红俞艳
- 关键词:DFD撞击感度分子结构
- 双核二茂铁衍生物对超细AP/DFD体系机械感度的影响机制
- 2019年
- 为了研究双核二茂铁衍生物(DFD)分子结构与超细高氯酸铵(AP)/DFD体系机械感度的相关性,采用计算化学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DFD分子结构、AP与DFD相互作用、超细AP/DFD体系的热分解特征量与该体系机械感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超细AP/DFD体系的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的触发机制不同。超细AP/DFD体系机械感度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该体系撞击感度的触发源于AP热分解,超细AP/DFD体系的三个放热反应过程越集中,撞击感度越低;该体系摩擦感度的触发源于AP晶面?DFD相互作用和该体系低温段的反应,AP低温热分解峰温与DFD低温氧化峰温之差越大,摩擦感度越低。
- 周星张炜邓蕾姜本正周俊红杨军
- 关键词:机械感度分子结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