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雯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轻纺与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熔融
  • 2篇降解性
  • 1篇弹性体
  • 1篇丁二酸
  • 1篇对苯二甲酸
  • 1篇性能研究
  • 1篇粘流活化能
  • 1篇熔融缩聚
  • 1篇熔融指数
  • 1篇缩聚
  • 1篇尼龙
  • 1篇尼龙6
  • 1篇热塑性
  • 1篇热塑性弹性
  • 1篇热塑性弹性体
  • 1篇热性能
  • 1篇力学性能
  • 1篇流变性
  • 1篇流变性能
  • 1篇聚丁二酸丁二...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
  • 1篇宁波康鑫化纤...

作者

  • 4篇兰建武
  • 4篇贺雯
  • 3篇黄夏
  • 2篇尚娇娇
  • 2篇姚雅文
  • 1篇林绍建
  • 1篇陈胜
  • 1篇石坤

传媒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酸和醇改性可降解PET的合成表征和对比被引量:9
2015年
采用熔融缩聚法,以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1,6–己二酸(AA)、1,6–己二醇(HG)和乙二醇(EG)为原料,将结构相近的AA和HG分别引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合成了可降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己二酸乙二醇酯(PEAT)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co-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PHET),对比相似结构酸和醇对PET性能影响差别。采用乌式黏度计对PEAT和PHET的特性黏度进行了测试,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热失重(TG)分析对其化学结构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和对比,通过酶降解,检测PEAT和PHET的可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地合成了PEAT与PHET,且其为无规共聚物。AA和HG的加入,使聚酯的熔点和热分解温度有所降低,而且与PET相比,可降解性能明显提高。对比PEAT和PHET可知,PHET的热稳定性略优,可降解性略差。
姚雅文兰建武石坤黄夏贺雯
关键词:熔融缩聚降解性
聚甲醛流变性能及其纺丝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利用熔融指数仪测、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聚甲醛在不同熔融温度、时间下的流变性能,由此,为研究聚甲醛的融法纺丝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聚甲醛在所测定环境下的流变性质属于假塑性流体,熔融指数(MI)值都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所增大;在低剪切速率下,POM熔体的黏度值对温度敏感性高,剪切速率大于1000s-1,POM熔体黏度值变化对温度依赖性减弱;此外,提高剪切速率可以较大范围地降低POM熔体的粘流活化能;熔融时间对熔体流变性没有明显的影响,同时通过熔融挤出,确定纺丝温度在210℃为宜。
尚娇娇兰建武陈胜贺雯黄夏林绍建
关键词:聚甲醛流变性能熔融指数粘流活化能
酰亚胺二元酸改性聚丁二酸丁二酯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先以均苯四甲酸酐和氨基乙酸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的酰亚胺二元酸(IDA),接着用丁二酸、丁二醇与IDA采用熔融缩聚法合成了一系列含酰亚胺结构的聚合物。通过红外光谱图、核磁共振氢谱图确定了IDA及聚合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测试分析了聚合物的热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聚合物的结晶性能,利用含脂肪酶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测试了聚合物的酶降解性能,此外还测试了聚合物薄膜的拉伸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IDA的加入,聚合物的熔点降低,热分解温度变化不大,结晶度下降,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酶降解性明显提高。
贺雯雷鸣兰建武
关键词:聚丁二酸丁二酯热性能
聚醚酯酰胺6热塑性弹性体的合成与表征
2014年
以ε-己内酰胺、己二酸和聚四氢呋喃醚为原料采用二步法熔融聚合了系列聚酰胺6-聚醚酯弹性体(PEEA)。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 H-NMR)确定了该系列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并采用差热-热重测定仪(DTG)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力学测试仪(DMTA)和万能拉伸仪分别表征了其热性能和机械性能。结果表明,PEEA热塑性弹性体熔点约为100℃,热分解5%时的温度为370℃,最低使用温度下限可达到-60℃,且室温条件下断裂伸长和断裂强度分别可达到2000%和16MPa,是一种较好的高韧性抗寒耐热弹性体材料。此外,实验证实可以通过调节PEEA的软硬段的比例实现弹性体材料性能的可控制备。
黄夏兰建武贺雯尚娇娇姚雅文
关键词:尼龙6力学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