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凯达
- 作品数:6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用于场景仿真的红外烟幕模型及其特性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综合考虑烟幕的衰减作用和自身辐射,提出了一个可用于浸没于均质烟幕中场景的红外成像仿真计算的烟幕模型。从理论和红外场景成像仿真计算了烟幕的遮蔽率随衰减系数、观察距离、目标温度和烟幕等效温度的变化关系。理论推导表明烟幕的遮蔽率与衰减系数和观察距离相关,而与目标温度和烟幕等效温度无关;成像仿真结果则表明衰减系数和观察距离对遮蔽率的影响与理论预测一致,而烟幕等效温度和目标温度对遮蔽率也有轻微影响。分析了出现差异的原因,并讨论了理论方法和红外场景成像仿真计算遮蔽率的适用范围。
- 李宏宁白廷柱王贺马帅许凯达杨卫平冯洁
- 关键词:红外烟幕等效温度
- 光线跟踪方法实现红外视景成像仿真系统被引量:8
- 2011年
- 简要介绍了红外场景仿真工作中所设计和开发的,用于固定几何形状场景的红外成像仿真系统的基本结构,各个模块的基本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红外成像仿真中与可见光成像的不同的地方作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展示了仿真的结果并分析了红外成像仿真在红外图像分析和算法研究上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将传统的光线跟踪方法应用到红外成像仿真中,针对红外成像的特性,实现了相应的红外成像渲染器。从渲染结果上看,光线跟踪方法是生成强真实感的红外图像,实现红外成像仿真的一种有效方法。
- 李宏宁白廷柱马帅许凯达冯洁杨卫平
- 关键词:红外成像仿真图像生成光线跟踪系统结构
- 用于场景仿真的红外成像模型及其有效性分析被引量:12
- 2010年
- 结合辐射传输定律,对计算机图形学中常用的光照模型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得到了简化的可用于场景仿真的红外成像计算模型.具体改进如下:1)增加了几何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和材料参数;2)在模型中引入了自发辐射项和探测器特性参数.采用光线跟踪方法构建了以该模型为基础的红外场景成像模拟仿真系统,可生成任意观察视角的3D场景红外图像.对三个典型场景进行了红外成像计算,用中波红外探测器采集到的红外图像进行对比.主观比较可看出该计算模型生成的图像与实采图像在基本特征上是相似的,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定量比较也说明模拟图像与实际图像在主要特征上相符,但绝对亮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向.
- 李宏宁白廷柱曹峰梅马帅许凯达杨卫平冯洁
- 关键词:光照模型成像仿真光线跟踪
- 基于激光距离选通成像的非视域成像应用被引量:16
- 2012年
- 非视域成像是国外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成像模式,能够绕过拐角对难以直接观察的场景进行成像。介绍了基于激光距离选通成像技术的非视域成像模式,给出了国外的几个典型非视域成像实验及其结果。搭建了基于532 nm激光器和ICCD探测器的距离选通成像系统,以窗户玻璃和墙面瓷砖作为中介反射面,分别获得了50 m和20 m处目标的非视域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非视域成像的效果与中介反射面的反射特性有关,许多具有一定镜面反射特性的建筑材料均可作为中介反射面,用于非视域成像;非视域成像模式在城市巷战、公安侦察以及抗灾救援等领域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光电成像模式。
- 许凯达金伟其刘敬裘溯田训卿
- 关键词:距离选通成像激光成像
- 激光距离选通成像技术及其组合应用模式综述被引量:4
- 2012年
- 激光距离选通成像系统与热成像系统组合应用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关注的发展趋势之一。简要阐述了激光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点;结合国外最新出现的主/被动成像组合模式,介绍了四种典型实验系统:单纯的激光距离选通成像系统、短波红外距离选通成像+热成像组合系统、热成像+激光雷达共光路组合系统、多波段双模成像系统,分析了各组合系统的结构组成、核心器件和技术优势;介绍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着重介绍了两种新的成像模式——非视域成像模式和双基成像模式。分析了激光距离选通成像技术的发展趋势,对发展新型激光距离选通成像技术和装备具有参考价值。
- 许凯达金伟其裘溯刘敬张强辉
- 关键词:距离选通成像
- 基于激光距离选通的非视域成像特性分析被引量:7
- 2014年
- 激光距离选通成像系统借助具有一定镜面反射特性的中介反射面可以实现绕过拐角对隐蔽目标成像,即非视域成像。在对中介反射面模型化的基础上,分析并推导非视域成像系统探测器光敏面上的信号辐照度与干扰辐照度,进而给出非视域图像的对比度模型;结合典型非视域成像系统参量,分析中介面反射特性及其位置对非视域成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实用的中介反射面,只有采用激光距离选通成像模式才能实现非视域成像;当探测器和目标的位置确定时,中介反射面距离目标越近,非视域成像系统探测、识别目标的难度就越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取适当的使用策略或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发挥系统的性能。文中建立的模型及分析结果对于非视域成像的理论研究、系统设计和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 许凯达金伟其刘敬郭晖裘溯李力赵绅有
- 关键词:激光成像距离选通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