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颖 作品数:10 被引量:21 H指数:3 供职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更多>>
基于含氮衍生物和羧酸的Co(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磁学、荧光性质 2024年 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2种新型的金属有机配合物{[Co(Hbmp)_(2)(H_(2)O)·TFBDC}(1)和{[Co(Hbmp)(TDC)(H_(2)O)]}n(2)(Hbmp为2-(2-苯并咪唑基)-6-甲基吡啶,H2TFBDC为四氟对苯二甲酸,H2TDC为2,5-噻吩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晶系是斜方晶系,Fddd空间群,中心离子Co(Ⅱ)为三角双锥构型,晶胞参数为a=1.47278(11)nm,b=2.9178(3)nm,c=3.0274(2)nm.配合物2的晶系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中心离子Co(Ⅱ)为八面体构型,晶胞参数为a=1.77753(17)nm,b=1.84660(17)nm,c=1.33365(12)nm.零维结构的配合物1通过丰富的C—H…O、C—H…F、N-H…O、O—H…O氢键作用力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配合物2则是利用羧酸的2种配位模式,将相邻的金属Co(Ⅱ)连接形成了一维链状结构,并借助于丰富的氢键作用力,也拓展成为了三维超分子的网状结构.利用紫外漫反射光谱分析,得到1的E_(g)值为2.65 eV,2的E_(g)值为2.85 eV,证明这2种配合物均是潜在的半导体材料.在1000 Oe的磁场作用下,在2~300 K之间研究了2个配合物的磁性,将测试的变温磁化率数据进行居里外斯拟合,得到居里外斯温度分别为-5.13 K和-5.84 K,证明了这2种配合物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赵越 刘宇奇 金楠皓 王新颖 刘小铭 陈寒 李玮 李杨华关键词:水热合成 光学带隙 反铁磁性 基于氮唑配体和羧酸的过渡金属Pb(Ⅱ)、Zn(Ⅱ)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被引量:3 2022年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了2种金属有机配合物{Pb(cbba)2(m-bix)}n(1)和{[Zn2(btx)2(NDC)2]}n(2)(H2cbba为2-(4-氯苯甲酰)苯甲酸,m-bix为1,3-二咪唑基亚甲基苯,btx为对二(三氮唑甲基)苯,H2NDC为1,4-萘二甲酸),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中心离子Pb(Ⅱ)为变形四面体构型,晶胞参数为a=1.13521(3)nm,b=1.19508(3)nm,c=1.42289(4)nm.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I2/m空间群,中心离子Zn(Ⅱ)为四面体构型,晶胞参数为a=1.99118(6)nm,b=2.11760(4)nm,c=2.77804(8)nm.配合物1是零维结构,借助于丰富的非经典C—H···O、C—H···Cl氢键作用力,该配合物最终拓展成六连接的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拓扑符号为{412.63}.配合物2是双Zn(Ⅱ)一维链状结构,其拓扑符号为{42.6},借助于丰富的非经典C—H···O、C—H···N氢键作用力,该配合物也拓展成六连接的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此外,光致发光研究发现,配合物1在519 nm和555nm处有明显的绿色发射峰;配合物2在392 nm和463 nm处有明显的紫色和蓝色发射峰,这些研究结果都表明2种配合物均是潜在的荧光材料. 李杨华 刘宇奇 代思玉 王新颖 李玮关键词:金属有机配合物 晶体结构 荧光性能 水热合成 双配体配位的Ni(Ⅱ)、Cu(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2 2021年 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两个含有咪唑类配体的配位聚合物:{Ni(nip)(p-bix)(H_(2)O)_(2)}n(1)和{Cu(bbi)(dgc)}n(2)(nip=5-硝基间苯二甲酸;p-bix=1,4-双(咪唑基-1-甲基)苯;bbi=1,1’-(1,4-丁二基)二咪唑;dgc=3,3-二甲基戊二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PXRD和TGA对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为具有规则有序孔道结构的一维双链结构,其孔道结构中的—NO_(2)赋予金属有机框架(MOF)潜在的应用价值。此外,在分子间氢键的作用下,一维链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而配合物2则是四连接的{6^(5)·8}三维拓扑结构,两个配体通过螺旋式盘绕出规则的孔道架构,丰富的分子间氢键使其骨架结构更加稳固。在2~300 K,外加磁场1000 Oe的条件下,对这两个配合物进行磁学性质研究,在测定的温度范围内对测试的变温磁化率数据进行居里-外斯线性拟合,拟合得到配合物1和2的居里外斯温度分别为1.73 K和6.78 K,证明两种配合物之间均存在弱的铁磁相互作用。 代思玉 刘宇奇 李杨华 王新颖 李玮 张青青关键词:配位聚合物 水热合成 咪唑衍生物 铁磁性 孔道结构 基于含氮杂环配体和二羧酸的过渡金属Zn(Ⅱ)、Co(Ⅱ)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020年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2种金属有机配合物{[Zn(tdc)(m-bix)]H2O}n(1)和{[Co5(btx)2(NDC)4(μ3-OH)2(H2O)2]}n(2)(H2tdc=2,5-噻吩二羧酸,m-bix=1,3-二咪唑基亚甲基苯),btx=对二(三氮唑甲基苯),H2NDC=1,4-萘二甲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是四连接的二维层状结构,拓扑符号为{4^4·6^2},借助于氢键作用力,该配合物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状结构;而配合物2则以五核[Co5(μ3-OH)2(COO)8]作为次级结构单元,呈现出拓扑符号为{3^6·4^34·5^3·6^2}的罕见的十连接三维结构.此外,光致发光研究表明,配合物1在565 nm和605 nm处有发射峰,可作为一种潜在的荧光材料.磁学研究则表明配合物2存在弱的反铁磁相互作用,线性拟合得到该配合物的居里外斯温度Tθ=-3.3 K. 张青青 刘宇奇 刘强 王新颖 李玮 薛晓斐关键词:金属有机配合物 水热合成 荧光性能 反铁磁性 CO 基于羧酸盐配位的两种二维钴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采用水热合成技术合成得到两种配合物:{[Co(AIP)(H_(2)O)]·2H_(2)O}_(n)(1),[Co_(2)(HOBA)_(4)(H_(2)O)_(4)]_(n)(2)(H_(2)AIP=5-氨基间苯二甲酸,H_(2)OBA=4,4′-二羧基二苯醚).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X射线单晶分析表明这两个配合物均为4-连接二维网状结构,拓扑符号为{4^(4)·6^(2)},借助于氢键作用力,最终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在2~300 K,外加磁场为1000 Oe条件下,对这两个配合物进行磁学性质研究,并分别在2~300 K和61~300 K范围内对测试的变温磁化率数据进行居里外斯线性拟合,拟合得到它们的居里外斯温度分别为-1.478 K和-0.524 K,证明两种配合物之间均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 金楠皓 刘宇奇 王开明 王新颖 李玮关键词: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MOFS 反铁磁性 一种新型锰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1,命名为[Mn(OBA)_2(H_2O)_2]_n(H_2OBA=4,4-二羧基二苯醚).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技术对该配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点群为P2_1/c,晶胞参数:a=2.535 12(14) nm,b=0.675 41(4) nm,c=0.743 59(4) nm,Z=2,V=1.272 24(12) nm^3,D_c=1.580 mg/m^3,M_r=605.39,μ=4.839 mm^(-1),F(000)=622,R_1=0.127 0,ωR_2=0.294 1.中心金属Mn(II)与四个4,4-二羧基二苯醚和两个水分子进行配位,呈现出正八面体构型,配合物1展现出一种二维的4-连接sql网状结构,拓扑符号为{4~4·6~2}.磁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薛晓斐 刘宇奇 刘强 王新颖 李玮关键词:水热合成 配合物 晶体结构 磁性 基于1,4-双(咪唑-1-基)丁烷配位的三种三维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磁性研究 被引量:4 2019年 利用水热法合成3种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Co(NCS)2(BBI)2]n(1),[Ni(NCS)2(BBI)2]n(2),[Mn(NCS)2(BBI)2]n(3)(BBI=1,4-双(咪唑-1-基)丁烷),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文中3种配合物均为六配位八面体构型.过渡金属均与配体的N原子配位,BBI有机配体将前后、左右、上下方向上的Co^2+连接起来,拓展成一个三维网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的磁学性质研究发现:3种配合物在特定的温度范围内均符合居里-外斯定律,其中配合物1表现为弱的反铁磁性,配合物2和3表现为弱的顺铁磁性. 刘强 刘宇奇 蒙斌芳 王新颖 李玮关键词:晶体学 大分子 磁性研究 基于含氮杂环羧基配体的Cu~Ⅱ/Co~Ⅱ配合物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 2018年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两种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Cu(L1)_2·H_2O]·3H_2O}_n(1)和[Co(L2)·2H_2O]_n(2)(L1为5-甲基吡唑-3-甲酸离子,L2为3,5-吡啶二羧酸离子),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变温磁化率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物1和2分别表现出零维和二维网状结构,并且二者都通过丰富的氢键作用力进一步组装成为迷人的三维超分子结构.此外,磁性研究表明:在配合物1和2中,相邻的两个Cu(Ⅱ)或Co(Ⅱ)之间均存在反铁磁性相互作用. 邢宇博 刘宇奇 薛晓斐 王新颖 李玮关键词:水热合成 氢键 磁性 三维配合物{[Mn3(C12H6O4)4]^2-(C11H18N4)^2+}n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磁性研究 被引量:5 2017年 采用水热法合成出一种新型金属有机功能配合物{[Mn_3(C_(12)H_6O_4)_4]^(2-)(C_(11)H_(18)N_4)^(2+)}_n(C_(12)H_6O_4为去质子化的1,4-萘二甲酸,(C_(11)H_(18)N_4)^(2+)为质子化的1,1'-(1,5-戊烷基)二咪唑).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其晶胞参数分别为a=1.197 95(4)nm,b=2.764 57(10)nm,c=1.564 51(5)nm,α=90°,β=9.372 90(10)°,γ=90°,Z=4,V=5.170 4(3)nm3,F(000)=2 508.锰离子以六配位的方式与6个1,4-萘二甲酸中的氧原子结合形成扭曲的八面体构型.C_(11)H_(18)N_4分子以游离形式存在于体系中,一方面质子化后起到平衡电荷的作用;另一方面与1,4-萘二甲酸羰基氧原子形成丰富的氢键作用力.有机配体1,4-萘二甲酸以不同的配位模式连接中心锰原子,最终使配合物形成了一个具有网状结构的三维配位聚合物.磁学性质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存在弱的反铁磁性,线性拟合得到配合物的居里外斯温度T=-16.265 197 K.CCDC:1517397. 邢宇博 刘宇奇 王新颖 薛晓斐 李玮关键词:晶体结构 磁学性质 三维Zn(Ⅱ)配位聚合物{[Zn_4(trz)_4(Hnip)_2(nip)]·2H_2O}_n的水热合成、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 2018年 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配合物{[Zn_4(trz)_4(Hnip)_2(nip)]·2H_2O}_n(Htrz=1,2,4-三氮唑,H_2nip=5-硝基间苯二甲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属于单斜晶系,C2/c空间点群,其晶胞参数分别为a=23.497 3(6)nm,b=13.763 1(4)nm,c=14.065 2(3)nm,β=91.721(2)°,Z=4,V=4 546.6(2)nm^3,D_c=1.805 mg/m^3,M_r=1 235.25,μ=3.285 mm^(-1),F(000)=2 479,R_1=0.062 5,ωR_2=0.172 0.中心离子Zn(Ⅱ)通过Htrz配体连接形成Zn1和Zn2两种SUBs,这两种SUBs交叉相连形成了{[Zn_4(trz)_4]^(4+)}_n的二维面,最终H_2nip连接这些二维层形成了一个三维网状结构.此外,该配合物的荧光性能也得到了研究. 薛晓斐 刘宇奇 邢宇博 刘强 王新颖 李玮关键词:水热合成 晶体结构 羧酸配体 荧光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