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江 作品数:5 被引量:18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化工与材料学院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疏浚底泥微波干燥特性及耗能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探索疏浚底泥有效干燥处理的新途径,对疏浚底泥进行微波干燥试验,探讨了不同底泥厚度和微波功率对疏浚底泥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微波干燥过程中单位能量消耗,并引入薄层干燥模型对底泥干燥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底泥厚度的依次增加,干基含水率下降速率逐渐降低,干燥所需时间逐渐延长;微波功率越大,干燥时间明显缩短;10mm厚底泥最大干燥速率约是40mm的3.0倍。单位耗能分析表明,不同厚度底泥在280 W下单位耗能较低,能量利用更加充分。通过分析试验数据,确定了疏浚底泥微波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变化适用Modified Page-I模型,且模型拟合较好,可用于预测不同厚度疏浚底泥微波干燥至不同含水率所需干燥时间。 方申柱 韩久春 王文江 吴燕关键词:疏浚底泥 耗能分析 疏浚底泥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治理技术 被引量:7 2016年 近年来,河、湖底泥重金属污染呈日益严重趋势,底泥中的重金属不但会引起二次污染,而且严重阻碍底泥的资源化利用,因此,如何进行底泥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是当今农业生态环境和污泥资源化利用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文章结合土壤、城市污泥、底泥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重金属污染处理方法,包括底泥重金属稳定化技术和底泥重金属去除方法,对这些技术的原理以及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期望能为底泥重金属的处理和后续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赵明 刘宏 王文江 田涛 彭啸 吴燕关键词:疏浚底泥 重金属 稳定化 去除方法 不同氧化预处理对疏浚底泥干燥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为探究臭氧和Fenton试剂氧化预处理对疏浚底泥干燥特性的影响,分别在疏浚底泥中通入臭氧和添加Fenton试剂进行预处理,并进行红外干燥试验。结果表明,臭氧预处理对疏浚底泥红外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有促进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臭氧预处理对水分蒸发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最大干燥速率明显增大,提高了约9%-36%,且恒速干燥阶段时间较长,是未预处理的1.2-1.7倍,干燥速率的快速上升和下降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Fenton氧化预处理对促进干燥过程中水分蒸发的作用效果并不明显,却可以明显增大干燥速率,且干基含水率越高,最大干燥速率越大。比较底泥预处理前后微观形貌,发现不同氧化预处理后底泥颗粒分布均匀,有利于水分蒸发。 王文江 刘宏 吴燕关键词:疏浚底泥 微观结构 疏浚底泥微波干燥特性及能耗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分别在462W、595W、700W微波功率下,对不同含水率的疏浚底泥进行微波干燥试验,微波干燥过程经历了加速干燥、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阶段,试验结果表明底泥的干燥速率、含水率及温度变化符合典型干燥特征曲线。通过分析不同因素对疏浚底泥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发现含水率下降曲线受底泥初始含水率的影响不大,低功率(462 W)下含水率下降趋于平缓,高功率(595 W、700 W)下含水率急剧下降;含水率和微波功率对底泥温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恒温和继续升温阶段,对预热升温阶段影响较小;相同干燥条件下,底泥温度的最大值与功率大小成正比,与含水率成反比例关系;与红外干燥相比,微波干燥大幅度地减少了干燥时间。单位能耗分析表明,合适的微波功率可减少能耗约9%~26%。 韩久春 方申柱 王文江 吕小凤 吴燕关键词:疏浚底泥 微波干燥 干燥速率 单位能耗 疏浚底泥隧道式微波干燥特性及能效分析 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隧道式微波干燥设备对疏浚底泥进行了连续化微波干燥实验,系统研究了微波功率与进料量对疏浚底泥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干燥所需时间与微波功率、进料量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疏浚底泥在连续化微波干燥过程中经历了加速干燥、恒速干燥和降速干燥3个阶段;微波功率越大,进料量越小,干燥所需时间明显缩短,水分比下降的速率加快;微波功率对低含水率底泥干燥过程中水分比影响较大,对干燥速率影响不明显。在同一进料量时,随着功率的增大,干燥所需时间呈指数衰减形式增加,能耗逐渐降低;在同一功率下,干燥所需时间与进料量呈正比,能耗逐渐增大。底泥进料量在1.28~5.12 kg/min之间,以微波功率3 k W进行干燥为宜,既达到干燥的目的,又能节省能耗。 韩久春 方申柱 王文江 吕小凤 吴燕关键词:疏浚底泥 微波干燥特性 单位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