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娟

作品数:1 被引量:28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有机碳
  • 1篇有机碳矿化
  • 1篇碳矿化
  • 1篇土地利用方式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理化
  • 1篇土壤理化性
  • 1篇土壤理化性质
  • 1篇土壤有机
  • 1篇土壤有机碳
  • 1篇微生物
  • 1篇微生物呼吸
  • 1篇理化性质
  • 1篇黄淮
  • 1篇黄淮海
  • 1篇黄淮海平原
  • 1篇不同土地利用
  • 1篇不同土地利用...

机构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篇赵灿灿
  • 1篇李英
  • 1篇王文娟
  • 1篇韩红艳

传媒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黄淮海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呼吸的影响被引量:28
2017年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有机碳通过微生物分解作用向大气释放CO_2,土壤碳库的微小变化将会对大气CO_2浓度和全球碳循环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当前人类活动频繁和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的背景下,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等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呼吸等功能的影响,可以阐明影响土壤碳汇功能的关键因子,为未来土地利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开封市为例,研究了黄淮海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包括弃耕地、草地、果园、农田和森林)下土壤湿度、pH值、铵态氮、硝态氮、总碳、总氮、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土壤湿度、总碳、总氮、有机碳(1.48%)、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但其微生物呼吸(101.06 mg·kg^(-1)·d^(-1))和温度敏感性(1.18)最小。(2)农田土壤的总碳、总氮、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次于森林且高于其他土地利用方式,微生物呼吸速率较大(128.55 mg·kg^(-1)·d^(-1))。(3)弃耕地、草地和果园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碳氮较小。(4)结构方程模型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可以直接解释土壤有机碳积累的68%,且可通过土壤湿度间接地影响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呼吸。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呼吸分别被土壤湿度和硝态氮含量等因子解释了93%和54%。该研究表明森林生态系统利于土壤有机碳固持,其较小的微生物呼吸温度敏感性对应对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农田占地面积广大,农业经营中在保障粮食生产的同时要采取免耕或秸秆还田等措施充分发挥其碳汇作用。
李英韩红艳王文娟杨光菲赵灿灿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质有机碳矿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