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生文

作品数:4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乙烯
  • 3篇降解
  • 2篇辐照
  • 1篇电晕
  • 1篇电晕放电
  • 1篇银掺杂
  • 1篇正直
  • 1篇脂质体
  • 1篇射线
  • 1篇贮藏
  • 1篇纳米
  • 1篇纳米TIO
  • 1篇姜黄素
  • 1篇姜黄素脂质体
  • 1篇降解效果
  • 1篇光催化
  • 1篇光催化降解
  • 1篇放电
  • 1篇放电降解
  • 1篇Γ射线辐照

机构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4篇沈生文
  • 3篇叶盛英
  • 2篇宋贤良
  • 2篇欧春凤
  • 1篇罗树灿
  • 1篇方一超
  • 1篇郑森鸿
  • 1篇黄迅
  • 1篇林怡
  • 1篇李明波
  • 1篇梁艳兰
  • 1篇韩笑

传媒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正直流电晕放电降解果蔬冷藏环境中乙烯被引量:4
2012年
为了了解正直流电晕放电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降解园艺产品保鲜环境中乙烯方法的可行性。该文以多针对圆筒内壁式电晕放电反应器为对象,进行了单位体积放电功率、混合气体流量和混合气体相对湿度等因素对电晕放电特性及乙烯降解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正直流电晕放电对乙烯降解有明显的效果,乙烯降解率的半经验模型动力学模型可用Weibull方程来描述;电晕起始电压随混合气体相对湿度、流量的增加而降低,电晕运行电压范围随混合气体相对湿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混合气体流量对电晕运行电压范围的影响不大;采用二次旋转组合实验和回归拟合,建立了90%乙烯降解所需的时间(tR)与影响因素关系的二次多项数学模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并探讨了单位体积放电功率、混合气体流量和混合气体相对湿度对正直流电晕放电对乙烯降解的影响。为正直流电晕放电技术应用及进一步的等离子体催化技术的研究提供依据。
林怡叶盛英宋贤良罗树灿欧春凤沈生文
关键词:乙烯降解放电电晕放电采后贮藏
^(60)Co-辐照改性银掺杂纳米TiO_2及光催化降解乙烯被引量:10
2012年
为了解60Co-射线辐照且以活性炭纤维(ACF)为载体所负载TiO2的半导体材料(TiO2/ACF)对光催化降解冷藏环境中乙烯的影响,该文拟采用60Co-辐照制备纳米Ag沉积的TiO2/ACF(Ag-TiO2/ACF)光催化材料,在模拟园艺产品的冷藏环境中,进行了3种不同膜的光催化降解乙烯效果的研究,并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对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进行相关的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加入分散剂聚乙烯吡咯烷酮后,60Co-辐照能使Ag颗粒较好地负载在TiO2上,TiO2均匀分散在ACF膜上而不发生团聚,且TiO2颗粒晶相改变、尺寸变小,有助于提高Ag-TiO2/ACF的催化效率。Ag-TiO2/ACF光催化降解乙烯的效果用一级动力学速率方程描述;经辐照制备的Ag-TiO2/ACF薄膜比未辐照的TiO2/ACF和辐照的TiO2/ACF薄膜光催化降解乙烯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提高了44%和37%。研究结果为TiO2光催化技术的进一步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沈生文叶盛英宋贤良李明波方一超
关键词:辐照光催化乙烯
利用^60Co-γ射线辐照使TiO_2改性后对乙烯的催化降解效果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解60Co-γ射线辐照且以活性炭纤维(activated carbon fiber,ACF)为载体所负载Ag沉积的TiO2的半导体材料(Ag-TiO2/ACF)对光催化降解冷藏环境中乙烯的影响,在模拟园艺产品的冷藏环境中,研究了不同辐照剂量下的TiO2对乙烯的降解,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的光催化材料进行相关的表征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总体上锐钛矿的含量及尺寸减小,Ti3+及羟基氧含量提高,这些变化能使TiO2的催化活性增强。乙烯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当辐照剂量小于25 kGy时,乙烯降解速率随辐照剂量的提升而提高;当辐照剂量大于25 kGy时,乙烯降解速率随辐照剂量的提升而下降,可能是辐照能量过高导致TiO2粒子聚集沉淀,催化能力下降。研究结果为TiO2光催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参考。
郑森鸿叶盛英黄迅沈生文
关键词:TIO2辐照乙烯
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工艺研究被引量:13
2011年
【目的】提高姜黄素生物利用度,增加稳定性,促进姜黄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包封率为主要指标,优选最佳制备工艺,并观察脂质体形态和粒径特征。【结果】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的最佳工艺为:姜黄素用量1.0mg,胆固醇—卵磷脂比例1∶3,磷酸盐缓冲液(PBS)pH6.5、用量20.0mL。制得的姜黄素脂质体包封率为72.32%,平均粒径830nm左右。【结论】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姜黄素脂质体,工艺简单,易于掌握,且包封率、稳定性较高。
欧春凤梁艳兰沈生文韩笑
关键词:姜黄素脂质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