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登俊
-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不同环境因子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在饱和填充柱中迁移规律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1年
- 选用石英砂填充柱模拟土壤体系,通过测量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P)ζ电位、出流比等来考察不同环境因素(腐殖酸浓度、pH和离子强度)对其在饱和石英砂柱中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腐殖酸浓度的增加,Nano-HAP胶体的ζ电位相应增加(绝对值增加),吸附效率(α)相应降低,当溶液中腐殖酸浓度由0增加为10 mg/L时,Nano-HAP胶体的ζ电位由-15mV增加至-55 mV,吸附效率由1.0减小为0.012,迁移能力增加;此外,随着本体溶液pH增加,Nano-HAP胶体的ζ电位亦随之增加,吸附效率相应降低,因此有利于其在饱和体系中的迁移.然而,随着本体溶液离子强度增加,Nano-HAP胶体的双电层被压缩,ζ电位逐渐减小,吸附效率相应增加,且二价阳离子对Nano-HAP迁移能力的影响要远大于单价阳离子的影响.当本体溶液离子强度(支持电解质为单价阳离子Na+)由1 mmol/L增加至100 mmol/L时,吸附效率由0.030增加至0.13,而当本体溶液离子强度(支持电解质为二价阳离子Ca2+)由0.2 mmol/L增加至10 mmol/L时,吸附效率由0.030增加至1.0,更多的Nano-HAP胶体被滞留在多孔介质中,阻碍其迁移.该研究结果将有助于从机制上深入地了解纳米羟基磷灰石在土壤-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行为及其归趋.
- 褚灵阳汪登俊王玉军司友斌周东美
- 关键词:Ζ电位
- 铜镉复合胁迫下硫素对小麦幼苗铜镉吸收、亚细胞分布及毒性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1年
- 采用水培的方法,研究了不同硫素供应水平对铜镉复合胁迫(Cu+Cd:10μmol.L-1+10μmol.L-1)下,小麦幼苗铜镉吸收、亚细胞分布及生理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硫和高硫处理均降低了小麦幼苗根系和叶片中铜和镉的含量,不同硫水平处理对小麦幼苗根系亚细胞各组分中镉的分配比例没有产生影响,而对铜亚细胞组分的分配比例则产生了显著影响,表现为添加硫的处理细胞质组分分配比例增加,细胞壁组分的分配比例降低,缺硫处理则相反。铜镉复合胁迫对小麦幼苗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使其生长受到抑制、叶绿素含量降低、小麦幼苗MDA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以及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与适中硫处理相比,高硫处理能明显缓解铜镉复合胁迫对小麦的毒害,可以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增加幼苗中叶绿素含量,提高SOD和CAT的活性,降低MDA在根系中的积累,提高根系GSH的含量,而缺硫处理则相反。
- 翁南燕周东美汪鹏汪登俊褚灵阳
- 关键词:小麦亚细胞分布复合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