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烨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全新世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元素地球化学...
  • 1篇剖面
  • 1篇气候
  • 1篇气候变化
  • 1篇气候意义
  • 1篇粒度
  • 1篇粒度特征
  • 1篇化学风化
  • 1篇化学特征
  • 1篇黄土
  • 1篇黄土沉积
  • 1篇黄土高原
  • 1篇黄土剖面
  • 1篇古气候
  • 1篇古气候意义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 1篇俄罗斯科学院

作者

  • 3篇杨太保
  • 3篇梁烨
  • 2篇何毅
  • 2篇陈杰
  • 1篇曾彪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年份

  • 3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会宁地区全新世黄土沉积粒度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被引量:13
2016年
以会宁陈塬剖面全新世段的粒度变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磁化率曲线变化,对该区全新世时期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认为,会宁地区全新世时期黄土—古土壤沉积以粗粉砂(16~63μm)为主,占47.99%~55.78%,其次为细粉砂(4~16μm)、砂粒(〉63μm)和黏粒(〈4μm),对粒度参数的计算显示,该时期粒度组成较单一,分选较差,粒度频率分布曲线较宽平且呈微弱正偏。将气候变化分为4个阶段:16~11.3 ka BP,晚更新世向全新世过渡时期;11.3~8.5 ka BP,波动时期;8.5~4.5 ka BP,变暖时期;4.5 ka BP至今,现代气候时期。粒度指标对气候变化尤其是具有显著影响的气候事件反映更加敏感,对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东亚季风边缘区区域性的气候变化均有良好记录。
王琳栋杨太保梁烨何毅陈杰
关键词:全新世粒度黄土高原
亚速海地区Chumbur-Kosa黄土剖面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4
2016年
选取俄罗斯南部亚速海地区的Chumbur-Kosa(CK)黄土剖面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分析了剖面中常量地球化学元素质量分数以及它们在风化过程中的迁移变化规律,并通过常量元素的相关比值参数(化学蚀变指数、w(Na)/w(K)和残积系数)对剖面的风化淋溶程度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CK剖面主要物质组成以Si、Fe、Ca为主,三者质量分数平均值的总和达到77.61%,常量元素w(Si)>w(A1)>w(Ca)>w(Fe)>w(K)>w(Mg)>w(Na);相对于上部陆壳的平均值,CK剖面呈现贫Na富Ca的特征;常量地球化学元素氧化物以及参数比值与CK剖面各地层特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S2古土壤层中的常量元素氧化物及参数比值呈现出与其他古土壤层相反的变化,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L2沉积初期,由于降水作用导致土壤湿度增加,使活动性元素向下淋溶,并在S2中发生富集;CK剖面尚处于早期以去Ca、Na为主的初级风化阶段,风化程度弱.亚速海地区黄土化学风化过程主要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其中降水因素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制约作用.
梁烨杨太保Matishov GGVelichko AA曾彪陈杰
关键词:黄土化学风化
陇西会宁地区全新世时期气候变化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以地处黄土高原西北缘的会宁陈塬剖面全新世段的磁化率变化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辅以粒度变化,对该区全新世时期的气候变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研究发现,会宁地区全新世时期气候变化可以分为5个阶段:13.3—12.1kaB.P.(晚更新世向全新世过渡时期)、12.1—11.3kaB.P.(新仙女木事件时期)、11.3—8.9kaB.P.(冷暖波动频繁时期)、8.9—4.6kaB.P.(变暖时期)、4.6kaB.P.至今(现代气候时期)。与同时期全球气候变化和东亚季风边缘区气候变化对比发现,陇西会宁地区的气候变化与二者都有良好的印证关系,说明了该地区黄土对全新世古气候变化具有良好的敏感性。
王琳栋杨太保何毅梁烨
关键词:全新世气候变化磁化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