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潇
-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器的实验设计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临床研究已证实,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接受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后,能增加其行走速度和行走时间,使能量代谢发生变化,脂肪代谢速率增加,碳水化合物代谢速率降低。建立一种用于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动物实验的实验系统,以进一步观察揭示这种作用的相应机制。方法:①硬脊膜外脊髓电刺激器基本原理和电路构成设计:硬件主要由单片机、人机接口电路、光电隔离电路、数模转换电路及波形调制电路5大部分组成。单片机采用美国ATMEL公司的AT89S51,片内带4KB的可系统编程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高性能的CMOS8位单片机。系统中人机接口电路主要提供用户输入和实时显示参数。②确定刺激器的参数可调范围:电压幅值0~10V(每0.1V为一档,上下可调),频率500~1000Hz(每100Hz为一档,上下可调),波宽0~100μs(每5μs为一档,上下可调)。③选择刺激波形:选用电荷平衡的双相脉冲。④选择确定电极及其导线材料:以银作为电极和导线的材料(达到刺激点准确),医用硅胶封装电极(达到兼容性),电极导线封装在硅胶模具内,电极片暴露(达到接触并刺激脊髓)。电极片直径1.7mm,导线直径0.2mm,电极片间距3mm。⑤动物实验:与同济医院神经康复科共同完成。选取成年健康猫5只,选L4、L5腰椎腰膨大部位,局部麻醉下切开皮肤,分离棘突及周围组织,切断棘突及椎板,显露硬膜外腔脂肪及硬膜。电极植入硬膜外腔。刺激电极的导线与刺激器相连。由低电压低频率开始电刺激,逐步提高强度和频率。调换3个刺激电极的正负极,重复上述刺激。以受刺激节段支配肌肉发生颤搐为标准观察刺激效果。结果:①采用AT89S51单片机作为核心,可调参数范围宽泛。②根据动物反应提供灵活多变的双极性脉宽波形,安全可靠。③初期动物实验检测中,5只实验猫都在刺激电压幅值达到[(1±0.1)V,(700±100)μs,(40
- 王永骥张潇何际平徐琦
- 关键词:刺激器动物实验生物安全
- 基于AT91SAM7S128的USB的海量存储
- 2006年
- 基于AT91SAM7S128的USB海量存储设计中,USB_DM与USB_DP信号是UDP双向差分信号。硬件连接包括UDP本身信号线和另外I/O线各2个。输入信号USB_CNX检测来自主机的VBUS是否有效,以检验主机是否连接。当器件准备与主机通信时,输出信号USB_DP_PUP通过其控制线激活DP上拉。其软件包括固件、设备配置、BULK_ONLY、FAT文件系统等程序的设计。
- 张潇王永骥
- 关键词:通用串行总线固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