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华 作品数:6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建筑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地震作用下浅埋隧道动态稳定性的拟静力上限分析 被引量:13 2015年 考虑非偏压与偏压2种情况,从能量的角度出发,采用拟静力法研究水平地震力与竖直地震力对浅埋隧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静态条件下,由本文极限分析法计算所得的结果非常接近于由极限平衡法计算所得结果,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在参数分析中,随着侧压力比例系数的增加,竖直方向的围岩压力减小,水平方向的围岩压力增大,破裂角呈减小的趋势,而偏压对浅埋隧道的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但侧压力比例系数的影响更大;在采用拟静力法进行动态稳定性分析时,水平地震效应系数增加,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与破裂角增大;当竖直地震效应比例系数增加时,浅埋隧道的围岩压力增大,破裂角却减小,且效果明显,可见竖直地震力与水平地震力一样,对浅埋隧道的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在进行支护设计时不容忽略。 张佳华 杨小礼 张标关键词:水平地震力 上限定理 拟静力法 非均质土体中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力上限分析 被引量:16 2016年 基于对数螺旋破坏模式,考虑黏土的非均质特征,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了盾构隧道掌子面支护力计算公式,通过优化计算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最优上限解。采用该破坏模式与已有的模型试验、工程实例进行对比,验证了在非均质土中采用双对数螺旋极限分析上限法的适用性;同时详细分析了在土体不同参数条件下,隧道掌子面支护力、滑动面范围的变化趋势以及工程影响,结果显示在非均质土中,掌子面支护效率的主导因素是初始黏聚力与掌子面超前核心土,最后通过归一化处理得到了非均质土中极限支护力的设计推荐图,可为工程中初步确定盾构隧道掌子面支护压力提供理论依据。 梁桥 杨小礼 张佳华 周文权关键词:非均质土 支护压力 上限法 不同饱和度下破碎软岩隧道掌子面破坏范围上限分析 被引量:14 2015年 基于构建的隧道掌子面二维多块体滑移破坏模式,将非线性Hoek-Brown准则与软岩强度随饱和度变化关系相结合,借助极限分析原理和数值优化手段,提出一种在不同饱和度下估算隧道掌子面破坏范围的计算方法。以广西瑶寨隧道突水突泥事故作为算例,计算得到不同饱和度下隧道掌子面的破坏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岩体的抗压强度随饱和度的提高逐渐减小,且通过参数转换得到的黏聚力与内摩擦角也随之减小;隧道掌子面破坏范围和支护力随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当饱和度为0.8时,破坏面已延伸至地表,此时维持掌子面稳定的最小支护压力为651.541 k Pa;在破坏面扩大延伸的过程中,若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则隧道掌子面将产生突水突泥、塌方等地质灾害。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凭借少量的试验参数就能确定隧道掌子面的破坏范围,可作为隧道设计施工中的一种估算方法。 杨子汉 杨小礼 张佳华 李永鑫关键词:破碎软岩 隧道掌子面 饱和度 突水突泥 非偏压与偏压条件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极限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考虑非偏压和偏压2种情况,根据泰沙基法采用的破坏模式、《公路隧道设计规范》采用的破坏模式以及实际的工程经验,针对浅埋隧道构建了一种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更加合理的、新的破坏模式;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推导出这种新破坏模式下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理论公式,并把理论公式转化成一个求围岩压力最大值问题的计算模型;结合算例,利用Matlab软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对计算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并把优化解与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基于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浅埋隧道,基于这种新的破坏模式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所得到的结果与已有的研究成果及基于极限平衡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不仅说明了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来研究浅埋隧道围岩压力的可行性,也验证了浅埋非偏压隧道和浅埋偏压隧道新破坏模式的合理性。 张佳华 杨小礼 梁桥 张标 孟飞关键词:隧道工程 破坏模式 围岩压力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在我国研究生教育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12年 ISO9000标准中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世界质量管理专家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质量管理最基本、最实用的一般性规律。高校是典型的服务性组织,研究生是高校服务提供的一类高层次特殊产品,可以将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应用于研究生教育服务管理中。高校在研究生教育服务过程中对外要正确处理对顾客和供方两方面的关系,对内要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坚持树立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的理念,积极鼓励全员参与,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上要全面执行过程方法,综合运用管理的系统方法,坚持强调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达到持续改进效果,努力满足社会对高层次研究生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张佳华 杨小礼 张道兵 谭磊关键词:教育服务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ISO9000标准 基于非线性破坏准则的浅埋偏压隧道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0 2014年 根据虚功率原理,从能量的角度出发,对浅埋偏压隧道的稳定性系数和支护力进行求解,并且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在线性破坏准则下,稳定性系数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的研究成果基本一致,最大误差小于10%,验证了文中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在非线性破坏准则下,岩土材料的非线性破坏准则、隧道的埋深与地面坡角、地表荷载以及孔隙水等不利因素对支护力有较大的影响.文中还给出了不同参数值所对应的破坏面的位置,为浅埋偏压隧道的支护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张佳华 杨小礼 张标 许敬叔 杨子汉关键词:非线性破坏准则 浅埋偏压隧道 上限定理 破坏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