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彬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术后
  • 6篇肝移植
  • 5篇移植术
  • 5篇移植术后
  • 5篇肝移植术
  • 5篇肝移植术后
  • 4篇肝脏
  • 4篇肝脏移植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2篇胆道
  • 2篇胆道并发症
  • 2篇LOGIST...
  • 1篇胆道疾病
  • 1篇药性分析
  • 1篇术后早期
  • 1篇细菌感染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耐药

机构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周杰
  • 6篇唐彬
  • 5篇田玉伟
  • 4篇张国伟
  • 3篇郑志鹏
  • 3篇王宇
  • 2篇谭永法
  • 2篇林艺雄
  • 1篇阚和平
  • 1篇崔忠林
  • 1篇张胜
  • 1篇谭凯
  • 1篇张起帆
  • 1篇林建华
  • 1篇朱晨

传媒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年份

  • 5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危险因素的Logistic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的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围手术期21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14例发生非吻合口胆管狭窄,患病率为6.3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排斥反应(P=0.011)、肝动脉并发症(P=0.012)、术后1月的肝动脉阻力指数(RI)≤0.64(P=0.012)是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急性排斥反应等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管狭窄,肝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严密监测、必要的预防性抗凝治疗、规范的抗排斥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
张起帆朱晨林建华唐彬张国伟王宇周杰
关键词:肝脏移植LOGISTIC回归
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围手术期22个独立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移植术后早期共98例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63.6%。单因素分析并发症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参数,结果发现术前肝功能Child-Pugh评级为C级、术中出血量>2 L、输液总量>10 L、术后前3 d补液至少1 d液体平衡≤-500 mL、低蛋白血症、输注血制品>4 L、重症监护室(ICU)留观时间≥5 d及术后前3 d补液至少2 d液体平衡≤-500 mL共8项有统计学意义。将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8个因素作为自变量,术后肺部并发症作为应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低蛋白血症、术中输注血制品>4 L、ICU留观时间≥5 d及术后前3 d至少有2 d的液体平衡≤-500 mL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蛋白血症、术中输注血制品>4 L及ICU留观时间≥5 d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肝移植术前改善低蛋白血症,术中控制输注血液制品量,减少ICU留观时间及术后尽早实现液体出人量的负平衡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田玉伟周杰王宇林艺雄谭永法郑志鹏唐彬
关键词:肝脏移植肺部并发症
成人首次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成人首次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90 d内)死亡的相关因素,为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11年2月所施行的218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前、术中共46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一并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的相关因素。结果剔除不符合研究条件的3例,218例参与本次研究,早期死亡34人(15.6%)。单因素分析提示多项因素与术后早期死亡有关。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有:肝性脑病(HE)、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术中尿量。结论多种因素可导致成人首次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术前纠正HE、肝肾综合征(HRS)、改善凝血功能、改善营养状态、改善内环境,有助于降低术后病死率。
谭凯周杰张国伟唐彬田玉伟张胜
关键词:肝脏移植LOGISTIC回归分析肝性脑病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施行的17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围手术期45个独立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与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32例发生胆道并发症,患病率为18.6%,包括10例胆瘘,14例无胆瘘的胆管狭窄,5例无胆瘘或胆管狭窄的胆道结石,2例单纯胆道感染,1例单纯胆道出血。其发生的中位时间为22(3~585 d)d。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排斥反应(P<0.001),慢性排斥反应(P=0.030),留置T管(P=0.005),术后1个月的肝动脉阻力指数(RI)≤0.66(P=0.026)是术后胆道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严密监测、必要的预防性抗凝治疗、规范的抗排斥治疗、不留置T管的胆管重建方式有助于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1,20(1):1-5]
唐彬王宇周杰张国伟郑志鹏田玉伟
关键词:胆道并发症LOGISTIC模型
172例肝移植术后不同类型胆道并发症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不同胆道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10年3月施行的172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45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肝移植术后各种类型胆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32例发生胆道并发症,患病率为18.6%。其中单纯类型21例,复合类型11例。总计发生胆漏10例(31.25%),胆管吻合口狭窄7例(21.88%),非吻合口胆管狭窄12例(37.50%),胆道结石11例(34.37%),胆道感染10例(31.25%),胆道出血2例(6.25%)。大部分临床类型之间均存在着明显关联性,以胆道结石与胆道感染的关联最为密切(列联系数C=0.478,P<0.01)。早期胆道并发症中所占比例最多者为胆漏者(52.90%),晚期胆道并发症中所占比例最多者为胆道结石/胆泥(46.70%)及胆道感染(46.70%)。单因素分析显示,肝动脉阻力指数(RI)的降低、急慢性排斥反应、T管留置、无肝期延长、术前高总胆红素血症及其所致的Child Pugh评分和MELD评分升高均可能与不同类型并发症相关,而改良的胆道缝合方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升高可能是某些类型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不同类型之间大多存在明显关联性,胆漏大都发生在早期,胆道结石及感染则大多发生在晚期,胆管狭窄则在早期、晚期均可能发生,许多因素可能与不同类型胆道并发症相关联,严密监测肝动脉血流、改进手术技巧、缩短无肝期、弃用T管、保护胆道血供、规范的抗排斥治疗可能有助于降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
唐彬张国伟周杰崔忠林林艺雄郑志鹏田玉伟
关键词:肝移植胆道疾病
86例肝移植术后早期细菌感染患者的细菌类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肺部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8月至2009年12月所施行的163例肝移植患者中细菌感染病例,通过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细菌感染特点。结果:86例患者术后发生细菌感染,共分离出166株病原菌,患病率为52.7%。感染部位主要发生在呼吸道(68.2%),其次为血夜(9.6%)和中段尿(8.4%),感染主要发生在术后1月内,前两周最常见(81.9%)。感染的细菌中G-菌76株(46.2%),G+菌68株(39.3%),真菌24株(14.5%),其中以鲍曼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氏菌、溶血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常见(53.2%)。其中40例病人合并两种以上病原菌感染。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恶唑烷酮类分别对G-菌和G+菌高度敏感。结论:细菌感染是肝移植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应加强肝移植术后患者细菌的鉴定和耐药监测,争取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田玉伟周杰谭永法阚和平唐彬
关键词:肝脏移植细菌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