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清

作品数:15 被引量:6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计划农村领域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7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植物
  • 4篇物种
  • 3篇性状
  • 3篇生境
  • 3篇功能性状
  • 2篇亚热带
  • 2篇演替
  • 2篇叶片
  • 2篇植物功能
  • 2篇生态适应
  • 2篇生态适应性
  • 2篇适应性
  • 2篇土壤
  • 2篇物种丰富度
  • 2篇胁迫
  • 2篇南亚热带
  • 2篇光合速率
  • 2篇丰富度
  • 2篇常绿
  • 1篇动力学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华...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广西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方海洋科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仲恺农业工程...
  • 1篇广州市林业和...

作者

  • 15篇叶清
  • 7篇刘慧
  • 3篇朱师丹
  • 3篇华雷
  • 3篇张辉
  • 2篇练琚愉
  • 2篇简曙光
  • 2篇李荣华
  • 2篇刘楠
  • 1篇王俊
  • 1篇叶万辉
  • 1篇张德强
  • 1篇张炜
  • 1篇汤萱
  • 1篇申卫军
  • 1篇和文祥
  • 1篇朱丽薇
  • 1篇赖闻玲
  • 1篇周国逸
  • 1篇张倩媚

传媒

  • 8篇热带亚热带植...
  • 2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陆地生态系统...

年份

  • 4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南地区固氮与非固氮豆科树种叶片养分利用策略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究富氮环境中固氮(nitrogen-fixing leguminous trees,NLT)与非固氮豆科树种(non-nitrogen-fixing leguminous trees,n-NLT)的叶片养分利用策略差异,以华南地区5种NLT植物[水黄皮(Pongamia pinnata)、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朱樱花(Calliandra haematocephala)、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和3种n-NLT植物[油楠(Sindora glabra)、中国无忧花(Saraca dives)、银珠(Peltophorum tonkinense)]为对象,测定其单位质量叶片碳(C)、氮(N)和磷(P)含量及其比值、单位面积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Aarea)和叶片光合氮、磷利用效率(PNUE、PPUE)等功能性状。结果表明,NLT的单位质量叶片N、P含量和Aarea均显著高于n-NLT,而两者PNUE和PPUE无显著差异;尽管两类植物单位质量叶片C含量无显著差异,但NLT的叶片C:N和C:P显著低于n-NLT。因此,这表明华南地区NLT比n-NLT具有更强的养分获取和光合能力,但叶片养分利用效率更低。
叶楠刘慧刘慧林忆雪侯皓叶清赖闻玲
关键词:豆科固氮作用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不同生境蕨类植物的叶片功能性状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为了解不同生境中蕨类植物的叶片功能,对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中的6种优势蕨类植物的比叶面积、光合速率、元素含量、构建成本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叶片性状进行了测定,研究了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两种附生蕨类(江南星蕨和崖姜蕨)的叶片具有较低的比叶面积(SLA)和光合速率(Aarea),较高的构建成本(CCarea)和碳同位素比率(δ13C)。而两种林下土生蕨类(扇叶铁线蕨、桫椤)具有较高的Aarea和较低的δ13C。生长在岩石基质上的中华里白具有最高的养分利用效率和较高的δ13C。生长在溪流边的薄叶卷柏具有最高的SLA,最低的CCarea和δ13C。这些揭示了蕨类植物叶片性状与生境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由于附生蕨类的叶片具有高的能量投资和低的光合速率,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弱,附生蕨类可能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宋娟李荣华朱师丹叶清
关键词:蕨类植物比叶面积光合速率
华南地区人工林现状与可持续经营对策被引量:3
2022年
华南地区人工林是我国木材生产和供应的重要基地,但存在幼龄林比重偏高、外来物种多、少数无性系造林、短周期连栽等问题,导致该区域人工林生产力和林地产出低,对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弱,不能满足森林生态防护功能和建设现代林业的需求,难以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多赢目标。本文系统分析了华南地区人工林资源状况和经营现状,结合精准提升华南地区人工林质量、推动生态服务价值实现,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等需求,参照国内外人工林经营理念,提出加强人工林经营方案的科学编制、森林经营管理评价、混交树种互作等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人工林经营管理制度建设等对策建议,为建立能够适应当地发展需求、具有华南地区特色的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和管理体系提供指引。
谭向平汤萱郭惠斌何金红王玮韧王森浩聂彦霞张炜叶清申卫军
关键词:人工林管理对策
土壤酶对重金属污染的响应及指示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土壤酶在关键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动植物健康维持、环境污染净化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是土壤污染程度评价的辅助指标之一。然而,由于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差异,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导致重金属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阻碍了土壤酶在土壤质量和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系统阐述了重金属污染对土壤酶的生态毒理效应,及其对土壤酶催化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构建了土壤-重金属-微生物对土壤酶作用的概念模型,并探讨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土壤酶活性测定高效、便宜,且对重金属污染敏感,是极具潜力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的生物学指标,但仅采用土壤酶活性可能高估或低估重金属的生态毒性,加之当前对土壤酶的选择、活性的测定均缺乏统一的标准,致使难以建立重金属毒性阈值与土壤理化性质或土壤重金属有效性之间的定量关系,最终导致土壤酶在土壤污染生态风险评价中存在争议。未来亟需通过新技术和数学模型,深入揭示不同类型土壤中酶对重金属胁迫的响应机理,构建土壤性质与毒性阈值关系的经验模型,可为加强土壤酶在土壤质量和健康评价中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谭向平何金红郭志明王紫泉聂彦霞叶清和文祥和文祥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壤酶动力学生态毒性
森林土壤有机碳分解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2023年
由化石燃料燃烧和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是地球上最严重的人为干扰之一,对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土壤有机碳(SOC)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其微小变化都会影响全球碳平衡和气候变化。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相继开展了野外模拟增温对SOC分解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基于在全球建立的26个野外模拟气候变暖实验平台,系统分析增温对森林生态系统SOC分解的影响格局和潜在机制,发现增温通常促进森林SOC的分解,对气候变暖产生正反馈作用。然而,因增温方式和持续时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SOC结构和组成的复杂性、植物-土壤-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以及森林类型等不同而存在差异,导致人们对森林SOC分解响应气候变暖的程度及时空格局变化缺乏统一的认识,且各类生物和非生物因子的相对贡献尚不清楚。基于已有研究,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有机碳组分以及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3个方面构建了气候变暖影响SOC分解的概念框架,并进一步阐述了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以期深入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碳-气候反馈效应,为制定森林生态系统管理措施和实现“碳中和”提供科学依据。1)加强模拟增温对不同森林生态系统(特别是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SOC分解的长期观测研究,查明SOC分解的时空动态特征;2)加强土壤微生物功能群与SOC分解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SOC分解对增温响应的微生物学机制;3)形成统一的SOC组分研究方法,揭示不同碳组分对增温的响应特征和机制;4)加强森林生态系统植物-土壤-微生物间相互作用对模拟增温的响应及其对SOC分解调控的研究;5)加强模拟增温与其他全球变化因子(例如降水格局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大气氮沉降)对SOC分解的交互作用,为更好评估未来全球�
何金红谭向平熊鑫聂彦霞倪秀玲危晖叶清申卫军
关键词:增温微生物颗粒有机碳
不同原生境的6种棕榈科植物叶片水力性状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为揭示生长在湿润生境和季节性干旱生境棕榈科植物的水分生理生态适应的差异,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选取3种原分布于湿润生境(SOMH)植物:澳洲轴榈(Licuala ramsayi)、槟榔(Areca catechu)和所罗门皱籽棕(Ptychosperma salomonense),以及3种原分布于季节性干旱生境(SODH)植物:大丝葵(Washingtonia robusta)、澳洲蒲葵(Livistona australis)和大蒲葵(L.saribus),对叶片和叶柄的结构与功能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SODH物种相比,3种SOMH植物的水力加权导管直径(Dh)、理论导水率(Kth)、膨压丧失点(TLP)、脆弱性指数(VI)和比叶面积(SLA)较高,而其叶脉密度(VD)较低。TLP、VI均与Kth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水力效率和水力安全之间存在权衡关系。可见,SOMH棕榈的叶片水力效率高于SODH棕榈,但叶片水力安全低于SODH,这揭示了生长于不同生境棕榈科植物在水分生理生态策略上的差异。
徐龙贺鹏程张统刘慧叶清
关键词:棕榈科水力效率
三种适生植物对热带珊瑚岛胁迫生境的生理生化响应被引量:8
2017年
为了解热带珊瑚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对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aeformis)和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在热带珊瑚岛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海南文昌苗木基地的同种植物相比,珊瑚岛胁迫生境下3种植物叶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SOD、CAT和POD)和脯氨酸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大叶相思和狗牙根的丙二醛含量也极显著提高(P<0.01),但木麻黄则没有显著变化。这表明这些植物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适应珊瑚岛的胁迫生境。
林忆雪刘慧贺鹏程吴桂林华雷张辉张辉刘楠刘楠王俊简曙光
关键词:生态适应性
一种促进堆肥过程中增肥保氮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堆肥过程中增肥保氮的方法,该方法向堆肥原料中添加珊瑚砂,其中,所述珊瑚砂与堆肥原料的质量比为(0.5~1):(10~12)。本发明的添加剂珊瑚砂表面具有较高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和微孔,可提升堆体内部空气流...
程鹏谭向平申卫军叶清
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优势树种叶片构建成本与机械抗性的协同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不同演替阶段森林优势种叶片资源获取策略的差异以及叶片构建成本与机械抗性的关系,对我国南亚热带不同演替阶段森林14优势种的叶片构建成本、机械抗性、角质层厚度和比叶重等结构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与演替早期相比,演替晚期优势种具有更高的单位面积叶片构建成本、叶片撕裂力以及穿透力,但其叶片最大光合速率较低;同时,单位面积叶片构建成本与机械抗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叶片角质层厚度、比叶重等结构性状也与叶片构建成本、机械抗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从叶片能量投资策略上反映了南亚热带森林演替进程中叶片构建成本与机械抗性的协同关系。
韦伊刘慧贺鹏程刘小容叶清
关键词:光合速率
木兰科常绿与落叶物种叶片构建策略的差异被引量:8
2019年
为探究木兰科(Magnoliaceae)常绿与落叶物种叶片构建的生理生态策略,选取黄山木兰(Yulania cylindrica)、玉兰(Y.denudata)和鸡公山玉兰(Y.jigongshanensis)3种落叶物种,以及荷花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含笑花(Michelia figo)、石碌含笑(M.shiluensis)3种常绿物种,对其叶片构建成本和叶片寿命相关的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木兰科3落叶种的单位叶片面积成本(CCarea)显著低于3常绿种,但落叶和常绿物种的叶片质量成本(CCmass)差异不显著。落叶物种的叶氮、磷含量(Nmass,Pmass)和比叶面积(SLA)均显著高于常绿物种,而叶片寿命(LLS)显著低于常绿物种。CCarea与LLS呈显著正相关,Nmass、Pmass和SLA均与LLS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木兰科玉兰属落叶物种单位面积叶片构建成本小于常绿物种;落叶物种叶片寿命短,但采取低成本构建策略,提高比叶面积获得更多光资源,增加营养积累,也揭示了玉兰属落叶物种适应北亚热带较短的生长季和较低水热条件的生理生态策略。
侯皓刘慧贺鹏程华雷许秋园叶清
关键词:木兰科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