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婷

作品数:1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隐含
  • 1篇粘度测量
  • 1篇温度补偿
  • 1篇近红外
  • 1篇近红外光
  • 1篇近红外光谱
  • 1篇光谱
  • 1篇红外
  • 1篇红外光
  • 1篇红外光谱

机构

  • 1篇江南大学

作者

  • 1篇栾小丽
  • 1篇刘飞
  • 1篇史婷

传媒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1篇2017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近红外全局隐含温度补偿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温度波动影响含氢基团之间的作用力,从而影响近红外光谱的吸收强度和波峰位置等,导致近红外测量精度的降低。针对温度变化对近红外光谱建模精度的影响,对全局隐含温度补偿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预测精度进行了分析,分别从预测方差和置信区间两个方面对此类模型的精度进行了理论探讨和验证。同时通过温度的连续变化实验,即在温度连续变化的过程中,等时间间隔采集各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研究了温度变化对光谱主元的连续模式影响,探讨了温度变化影响模型预测精度的方式和途径。最后对某高分子聚合物的粘度测量问题进行了实验验证和误差分析,得到标准温度下所建未经温度补偿的模型和全局隐含温度补偿模型的建模精度分别为:RMSEC=0.243 0,R_c=0.871 6,RMSEP=0.243 2,R_p=0.869 3;RMSEC=0.258 2,R_c=0.870 6,RMSEP=0.265 2,R_p=0.856 0,而当温度变化时,二者预测最大置信区间分别约为1.8和0.9kPa·s。虽然全局隐含温度补偿模型相比于标准温度模型建模精度略降低,但预测精度提高了一倍左右。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均表明,全局温度补偿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且对温度的变化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史婷栾小丽刘飞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温度补偿粘度测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