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卢光新

作品数:26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湖北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十堰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细胞
  • 6篇结肠
  • 5篇胃癌
  • 4篇食管
  • 4篇结肠炎
  • 4篇溃疡
  • 4篇肠癌
  • 3篇蛋白
  • 3篇动力障碍
  • 3篇胰腺炎
  • 3篇疗效
  • 3篇溃疡性
  • 3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癌细胞
  • 2篇凋亡
  • 2篇炎症
  • 2篇胰腺
  • 2篇重症
  • 2篇腺炎
  • 2篇疗效观察

机构

  • 26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东风公司花果...

作者

  • 26篇卢光新
  • 19篇杨艳果
  • 12篇胡俊华
  • 8篇杜勇
  • 7篇王琦
  • 6篇吕飞
  • 6篇周春芳
  • 5篇张少君
  • 5篇金灵莉
  • 4篇徐进
  • 2篇喻琴
  • 2篇李彩丽
  • 2篇尚瑞
  • 1篇田书芳
  • 1篇朱尤庆
  • 1篇杨建业
  • 1篇谭华斌
  • 1篇潘东风
  • 1篇孙泽群
  • 1篇王恩波

传媒

  • 4篇临床消化病杂...
  • 3篇胃肠病学和肝...
  • 2篇医学新知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临床小儿外科...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ajal间质细胞在胃癌胃肠动力障碍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Cajal间质细胞在胃癌胃肠动力障碍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将20只裸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癌组,每组各10只.将人胃癌SGC-7901细胞悬液皮下接种于胃癌组裸鼠背部,当接种部位肿瘤长至最大径4~5 mm时作为胃癌动物模型.采用文献报道的方法,取幽门环形肌和下食管括约肌肌条,记录正常对照组、胃癌组幽门环形肌和下食管括约肌的机械收缩运动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正常对照组、胃癌组胃壁Cajal间质细胞含量及形态学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癌组大鼠幽门环形肌和下食管括约肌肌条肌肉张力和收缩振幅明显降低(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胃癌组Cajal间质细胞在胃体及胃窦的分布稀疏,数量减少,且细胞突起变少、变钝.结论 胃肠Cajal间质细胞异常变化可能是胃癌出现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胡俊华王琦卢光新杨艳果
关键词:CAJAL间质细胞胃癌下食管括约肌
结肠癌中DLL4/Notch-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DLL4、Notch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十堰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存档的结肠蜡块标本95例,其中正常黏膜组织8例,结肠癌70例,包括高分化腺癌30例、中分化腺癌25例、低分化腺癌15例;结肠腺瘤17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DLL4、Notch1在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1)在结肠正常黏膜一腺瘤-癌序列中,DLL4的阳性率呈递增趋势,其在结肠癌组中的表达率高于正常黏膜组(P<0.05);(2)Notch-1的阳性率在结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序列中亦呈递增趋势。其在结肠癌组中的表达率高于正常黏膜组(P<0.05);(3)DLL4、Notch-1在结肠癌不同分化程度中的表述率不同,分化越低,阳性率越高(P<0.01)。结论:DLLA/Notch1的表达与结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可为结肠癌基因治疗提供靶点。
胡俊华杨艳果王琦卢光新
关键词:结肠肿瘤DLL4NOTCH1蛋白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美沙拉嗪缓释剂引起相关性肾衰竭一例被引量:6
2013年
报道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服用美沙拉嗪后出现肾衰竭。
徐进杜勇卢光新杨艳果金灵莉
关键词:氨基水杨酸
复方甘草酸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NF-B p65及COX-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环氧合酶2(COX-2)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用2.5%三硝基苯磺酸钠/乙醇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肠3d后处死,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每日用复方甘草酸苷溶液(40 mg/kg)连续灌肠7d后处死;SASP治疗组每日用SASP溶液(0.5 g/kg)连续灌肠7d后处死.经不同处理和治疗后,运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NF-κB p65及COX-2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及SASP治疗组的NF-κB p65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1); COX-2的表达水平亦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甘草酸苷组及SASP治疗组的NF-κB p65、COX-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及COX-2的表达有关.
卢光新吕飞杜勇杨艳果周春芳金灵莉杨建业
关键词:三硝基苯磺酸复方甘草酸苷
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对股骨近端发育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利用新生大鼠模拟婴儿下肢伸直襁褓体位建立动物模型,探讨该体位对股骨近端发育的影响。方法用医用胶带将45只新生Wistar大鼠幼鼠(雌性24只,雄性21只)双下肢、髋关节缠绕固定10d,模拟婴儿生后双下肢伸直襁褓体位,作为实验组;另选45只新生幼鼠(雌性24只,雄性21只)双下肢不予处置,作为对照组。于第10天随机处死实验组、对照组幼鼠各16只,常规制备石蜡切片,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组织形态。余下幼鼠继续喂养8周后,通过大体标本及X线摄片,观察股骨近端变化。结果实验组股骨近端组织切片染色发现股骨头变小,前倾角变大,大量结缔组织增生,细胞形态、数量、排列明显异常。大体外观及X线摄片见实验组股骨头外观不规则、表面不光滑,股骨颈变短、增粗,股骨颈周围软组织增生,前倾角变大(P〈0.05),股骨颈干角减小,大粗隆肥大,股圆韧带增粗变长,髋臼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实验组髋关节脱位率(49/5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本实验成功制作了大鼠下肢伸直襁褓体位的动物模型,该体位可干扰股骨近端发育.甚至导致髋关节脱位。
周春芳王恩波杜勇杨艳果卢光新
关键词:股骨动物试验
MiR-203通过SNAI2的靶向作用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研究miR-203通过SNAI2对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脂质体转染将miR-203mimics转入胃癌细胞SGC7901,Real-time PCR检测转染效果,Transwell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侵袭和凋亡情况。2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miR-203后在胃癌细胞中SNAI2的表达水平。3siRNA干扰胃癌细胞SGC7901中SNAI2的水平,Western blot验证敲减效果,并检测敲减SNAI2后细胞侵袭和凋亡情况。4转染miR-203mimics后,脂质体转染SNAI2表达质粒,检测细胞侵袭和凋亡情况。结果:1脂质体介导的miR-203mimics转染SGC7901后,细胞侵袭能力减弱,凋亡增加。2在胃癌细胞中,miR-203与SNAI2表达负相关。3敲减SNAI2后,细胞侵袭能力减弱,凋亡增加。4在过表达miR-203的胃癌细胞中转染SNAI2后能使胃癌细胞侵袭能力恢复,凋亡减少。结论:miR-203能够通过靶向调控SNAI2而降低胃癌细胞SGC7901的侵袭能力并促进其凋亡。
胡俊华王琦杨艳果卢光新
关键词:胃癌凋亡
外周血Th17、Treg细胞水平在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中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h17、Treg细胞水平和IL-17 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探讨Th17和Treg在UC和C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IBD患者100例,其中UC患者50例,CD患者50例,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与Treg细胞比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IL-17和Foxp3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CD患者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为(2.01±0.59)%,UC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4.55±0.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患者组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为(6.08±2.10)%,UC患者为(3.27±0.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组IL-17 mRNA水平约是CD患者的4.5倍;UC患者组Foxp3 mRNA水平约是CD患者的0.4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与Treg细胞比例在UC和CD中有显著性差异,可为临床UC和CD提供新的诊断方法,从而提高UC和CD诊断的正确率。
尚瑞吴军郑雪皎卢光新杨艳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TREG细胞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性胃癌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老年性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78例老年性胃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及对照组(5-Fu联合奥沙利铂及亚叶酸钙),每组39例。治疗组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口服希罗达化疗2 000 mg/m2,每天分2次服用,第1~14天,每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对照组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2 h,第1天;亚叶酸钙200 mg静脉滴入,第1~5天;5-Fu 250 mg快速静脉滴注,500 mg持续静脉泵10 h,第1~5天,每3周为一个化疗周期。每例患者均接受4个周期化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60.0%,对照组有效率为46.2%(P<0.05)。治疗组2年生存率为38.5%,高于对照组的19.2%(P<0.05),中位生存时间(MST)治疗组为20月,优于对照组的17月(P<0.05)。治疗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低于对照组。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胃癌的方案,尤其适合于老年患者。
伍芳杨艳果胡俊华张少君潘东风卢光新
关键词:胃癌奥沙利铂卡培他滨化疗
缬沙坦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该实验通过观察缬沙坦对肝硬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其降门静脉压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肝硬化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 mg/d口服,疗程为1个月。治疗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门、脾静脉的内径与流速,整个用药过程中观察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门、脾静脉的内径减小,流速增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虽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缬沙坦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变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无明显损害(P>0.05)。结论缬沙坦可通过减小门脾静脉内径,提高血流速度,从而起到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同时对血压和心率无明显影响,对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也无明显损害。
杨艳果卢光新胡俊华张少君
关键词:肝硬化血流动力学
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观察匹维溴铵对腹泻型肠易综合征(IBS)的治疗效果。方法 95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接受匹维溴铵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腹痛、腹胀、腹泻、大便形态、生活质量改善以及药物副反应。结果接受匹维溴铵治疗2周后,腹泻型lBS患者腹痛、腹胀和腹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大便性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但在停药结束后4周上述指标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匹维溴铵可有效缓解腹泻型lBS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治疗疗程值得进一步研究。
胡俊华杨艳果张少君杜勇卢光新
关键词:肠易综合征匹维溴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