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欢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安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镜
  • 1篇凋亡
  • 1篇早期结肠癌
  • 1篇早期肿瘤
  • 1篇增殖
  • 1篇增殖凋亡
  • 1篇直肠
  • 1篇上消化道
  • 1篇输液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出血
  • 1篇逆向穿刺
  • 1篇皮下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肿瘤
  • 1篇黏膜
  • 1篇黏膜下
  • 1篇黏膜下层
  • 1篇息肉

机构

  • 5篇西安医学院
  • 1篇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 5篇刘欢
  • 3篇王佳
  • 1篇李朝兰
  • 1篇李娟

传媒

  • 3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当代护士(上...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LncRNA LUCAT1通过调节miR-493-5p/RAC1轴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阐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癌相关转录物1(LUCAT1)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挥作用的潜在机制。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基因和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DLRG)验证miR-493-5p与LUCAT1或RAC1之间的关系。通过CCK-8、集落形成、流式细胞术以及Transwell对细胞生物学行为进行评估。此外,通过肿瘤异种移植实验研究LUCAT1在NSCLC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LUCAT1和RAC1 mRNA在NSCLC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miR-493-5p表达下调(P<0.05);而且在NSCLC中观察到LUCAT1与miR-493-5p呈负相关,与RAC1 mRNA呈正相关,miR-493-5p与RAC1 mRNA呈负相关(P<0.05)。DLRG证实miR-493-5p与LUCAT1或RAC1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P<0.05)。沉默LUCAT1可显著上调miR-493-5p水平,下调RAC1水平(P<0.05)。此外,沉默LUCAT1可显著减弱细胞增殖活力,且侵袭能力也降低,促进细胞凋亡(P<0.05)。另外,抑制miR-493-5p或过表达RAC1均可部分逆转LUCAT1沉默对NSCLC细胞的影响(P<0.05)。体内异种移植肿瘤实验证实,沉默LUCAT1可显著抑制体内NSCLC肿瘤的生长(P<0.05)。结论:LUCAT1沉默通过调节miR-493-5p/RAC1轴来抑制NSCLC肿瘤的发生。
翟恒钰李文海党乙张梁刘欢
关键词:RAC1非小细胞肺癌
长蒂息肉良恶性临床特征分析及内镜下治疗方式的比较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消化道长蒂息肉(蒂部长度大于宽度,头部大于10 mm的息肉)临床特征,对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和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切除长蒂息肉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21年0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长蒂息肉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病理结果和不同治疗方式并发症等数据。结果:研究共纳入长蒂息肉患者57人,其中男性24人,女性33人,共计长蒂息肉61个,平均年龄为(55.33±14.99)岁。长蒂息肉头部平均直径为(17.30±9.65)mm,蒂部长度平均为(14.16±11.11)mm,蒂部宽度平均为(6.30±2.58)mm。85.25%的长蒂息肉生长在结直肠,更常见于左半结肠,约占结直肠总数的65.38%。从病理类型来看,腺瘤性息肉约占50.82%、增生性息肉约占19.67%和传统锯齿状腺瘤约占8.20%。根据不同部位分析发现胃的长蒂息肉以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为主,而腺瘤性息肉则更常见于肠道。共有2个息肉发生癌变,均在肠道。手术方式分为EMR组及ESD组,其中EMR组51个,7个无法评估切缘;ESD组共10个,均能很好的评估切缘情况,但两组在切除完整性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事件方面,两组均无迟发性出血发生,ESD组有1个发生穿孔,进行外科修补,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方面,EMR平均切除时间为(9.08±4.81)min,ESD平均时间为(31.20±10.56)min(包括封闭创面时间),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蒂息肉作为息肉的一种类型,更常见于肠道,病理类型以腺瘤性息肉为主。ESD作为息肉的治疗方式之一,没有重大并发症,可以实现整体切除,特别是对于巨型带蒂息肉、疑似癌变的病变。
王佳刘欢聂姗仇承恩杜召召崔曼莉张明鑫
关键词:息肉切除术
急诊PCI术后逆向静脉输液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逆向静脉穿刺的可行性,以科学指导护士的临床工作。方法将106名患者随机分为逆向穿刺和顺行穿刺两组,对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与观察。结果逆向静脉穿刺与顺行穿刺比较,一次性成功率更高,滴速明显加快,液体渗出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逆向静脉穿刺法能达到临床输液要求,为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患者长期输液或穿刺困难者,增加了一条新的穿刺途径,突破医院传统的、单纯的护理静脉穿刺模式。
申绒姚宏燕李朝兰李娟刘欢
关键词:PCI术后静脉输液逆向穿刺
JNET 2B型结直肠早期肿瘤黏膜下层深度浸润的特征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早期肿瘤表面结构特征,期望能够找到预测JNET 2B型病灶黏膜下组织深层浸润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纳入在本院诊断为JNET 2B型结直肠早期肿瘤共47例。内镜特征包括分叶结构消失、表面存在深凹陷、呈现分层现象、紧实感、皱襞集中、Vi重度不整或存在Vn结构或JNET 2B重度不整,并分析其与病灶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分叶结构消失者黏膜层/黏膜下层浅层(M/SM-s)4例(13.3%),黏膜下层深层(SM-d)11例(64.7%),P=0.001;紧实感者M/SM-s 2例(6.7%),SM-d 11例(64.7%),P=0.001;Vi重度不整或存在Vn结构者M/SM-s 3例(10.0%),SM-d 13例(76.5%),P=0.001;JNET 2B重度不整者M/SM-s 3例(10.0%),SM-d 16例(94.1%),P=0.001;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表面存在深凹陷者、呈现分层现象者和皱襞集中者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结直肠JNET 2B型早期肿瘤,当病灶表面具有分叶结构消失、紧实感、Vi重度不整或存在Vn结构,以及JNET 2B重度不整时,常提示病灶具有深层浸润,需推荐外科手术干预。
王佳杜召召刘欢聂姗张明鑫
影响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上消化道小间质瘤的临床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评估影响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检查术诊断上消化道小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2年01月我院行EUS检查诊断为小间质瘤(直径小于2 cm),并有最终手术病理的患者53例,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分为EUS诊断与术后病理相符组(30例)和EUS诊断与术后病理不符组(23例),分析对比影响术前EUS诊断准确性的因素。结果:上消化道上皮下病变(subepithelial lesions,SEL)患者平均年龄为(57.5±11.1)岁,性别、年龄及病变发生部位在两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EUS诊断与病理不一致组病变直径较小[(7.97±2.47)mm],EUS诊断与术后病理一致组病变直径偏大[(12.49±5.43)mm],两组间在边界不规则、回声不均匀、分叶的EUS表现无统计学差异,而病灶起源、病灶大小、高回声灶点、囊性、表面凹陷/溃疡的EUS特点在两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上述EUS特点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提示病灶大小对于诊断特异性较高(91.3%),灵敏度较差(60.0%),AUC为0.770;高回声灶点具有较好的灵敏度(76.7%)及特异性(78.3%),AUC为0.775;囊性结构具有较好的灵敏度(100.0%),特异性较差(52.2%),AUC为0.761。结论:EUS对于上消化道小GIST诊断中病灶的大小、高回声灶点、囊性结构可能作为评判的指标,但并非GIST特有,病灶起源、回声不均匀、分叶可能会影响EUS对于GIST的判断。对于上消化道小GIST的诊断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方式或随访作出综合判断。
王佳杜召召刘欢聂姗张明鑫崔曼莉
关键词:超声内镜间质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