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恒
- 作品数:3 被引量:6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偏执敌对与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被引量:1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偏执敌对与负性生活事件对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为制定非自杀性自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南昌大学为现场进行现况调查,通过自制调查问卷、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对3 854名大学生进行信息收集,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过去12个月大学生NSSI检出率为10.2%(393/3 854),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SSI组偏执敌对和负性生活事件的得分均高于无NSSI组(P值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偏执敌对和负性生活事件是N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1)。对于大学生而言,偏执敌对与负性生活事件的乘积交互项OR值(95%CI)为0.999(0.998~1.000),相加交互作用超额相对危险度、交互作用归因比、交互作用指数分别为0.005,0.428%,1.031。结论大学生偏执敌对和负性生活事件是非自杀性自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但两者的交互作用较小。
- 傅燕艳唐寒梅陈小龙胡旺何恒李欢欢顾婧瑶刘文娟黄鹏
- 关键词:精神卫生自我伤害行为
- 江西中学生校园欺凌与自杀相关行为的关联分析被引量:38
- 2018年
- 目的探索中学生校园欺凌和自杀相关行为的关系,为中学生校园伤害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方便抽取南昌市和抚州市3所中学共7 129名中学生作为被试,使用Olweus欺负问卷、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问卷中自杀相关条目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学生校园欺凌行为报告率为21.5%,其中仅被欺凌者为13.7%,仅欺凌者为2.7%,欺凌—被欺凌者为5.1%,均为男生高于女生(P值均<0.01)。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3种自杀相关行为的报告率分别为23.9%,10.6%和3.0%。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校园被欺凌、欺凌、欺凌—被欺凌均增加中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自杀未遂的发生风险(OR值为2.21~3.20,P值均<0.01)。结论中学生校园欺凌是自杀相关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减少校园欺凌可能对自杀相关行为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 唐寒梅杨丽霞傅树坚章利明傅燕艳陈小龙胡旺何恒李欢欢黄鹏
- 关键词:自杀自我伤害行为精神卫生
- 抑郁与非自杀性自伤相关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系统评价抑郁与非自杀性自伤之间的关联。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CNKI、WanFang Data、Europe PMC、Elsevier、PubMed、Wiley数据库,搜集国内外抑郁与NSSI关系的原始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2月。由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9篇(其中1篇文献有2组原始数据)。其中13篇(14组原始数据)研究了抑郁评分与NSSI的相关性,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的结果显示,NSSI组抑郁评分高于对照组[SMD=0.68,95%CI(0.53,0.83),P<0.000 01];6篇研究了抑郁比例与NSSI的相关性,随机效应模型合并的结果显示,NSSI组抑郁比例高于对照组[OR=1.98,95%CI(1.41,2.77),P<0.000 1]。敏感性分析及亚组分析显示结果较稳定。结论抑郁与NSSI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受纳入研究的设计类型、质量、数量的限制,NSSI与抑郁是否存在因果关联有待考证。
- 李瑊妮陈小龙何恒顾婧瑶李欢欢刘文娟傅燕艳唐寒梅毛绍菊黄鹏
- 关键词:抑郁META分析病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