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付淑娟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肿瘤
  • 2篇化疗
  • 2篇健脾
  • 1篇虚证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生成
  • 1篇血管生成拟态
  • 1篇炎症
  • 1篇药物
  • 1篇治疗药
  • 1篇治疗药物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复发
  • 1篇随机临床研究
  • 1篇拟态
  • 1篇脾虚
  • 1篇脾虚证
  • 1篇肿瘤化疗
  • 1篇肿瘤化疗患者
  • 1篇微环境

机构

  • 4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夏晓婷
  • 4篇钟薏
  • 4篇吴婷婷
  • 4篇付淑娟
  • 4篇蒋海燕
  • 4篇吕俊强
  • 4篇杨蕴
  • 4篇张士强
  • 1篇吴伟忠
  • 1篇沈伟
  • 1篇高东梅

传媒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散瘀通脉膏治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随机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评估散瘀通脉膏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2例化疗患者,以随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散瘀通脉膏组37例、50%硫酸镁组25例。入组病人均予采用静脉药物补液治疗,静脉用药基本相同,分别予以外敷散瘀通脉膏、50%硫酸镁处理7d。结果:(1)治疗7d后与治疗前比较,散瘀通脉膏组和50%硫酸镁组2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后2组疗效相比,散瘀通脉膏组和50%硫酸镁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后散瘀通脉膏组疗效优于50%硫酸镁组(P<0.05)。结论散瘀通脉膏防治静脉炎经临床观察表明具有很好的疗效,且疗效优于硫酸镁对照组,用于改善肿瘤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引起外周静脉炎具有良好安全性。
张士强朱吉颖钟薏杨蕴蒋海燕夏晓婷吕俊强吴婷婷付淑娟周张杰
关键词:静脉炎化疗肿瘤
健脾固肠方改善Ⅲ、Ⅳ期肿瘤化疗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观察健脾固肠方对Ⅲ、Ⅳ期脾虚证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Ⅲ、Ⅳ期脾虚证恶性肿瘤化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干预组和单纯化疗组,每组30例,另将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化疗治疗,中药干预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给予健脾固肠方治疗,观察周期为6周。治疗前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外周血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D-LA)、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内毒素(ET)、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 Ig A)、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FN-γ)水平,评估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采用Karnofsky行为表现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的化疗毒副反应(包括体质量和消化道毒副反应)。结果:(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DAO、D-LA、IFABP、IL-2、TNF-β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DA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单纯化疗组患者的D-LA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中药干预组患者的DAO、D-LA水平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P<0.05)。(2)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单纯化疗组患者的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中药干预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化疗组(P<0.01);经治疗后,中药干预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3.33%,单纯化疗组为30.00%,中药干预组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单纯化疗组(P<0.01)。(3)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卡氏(KPS)评分明显升高(P<0.01),且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经治疗后,中药干预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总有效率为73.33%,单纯化疗组为43.33%,中药干预组患者的KPS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4)在稳定化疗患者体质量、改善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方面,中药干预组优于单纯化疗组(P<0.05)。结论:健脾固肠方�
吴婷婷沈伟钟薏张士强杨蕴蒋海燕夏晓婷吕俊强付淑娟周张杰
关键词:肠道屏障功能脾虚证化疗恶性肿瘤
补肾健脾方对裸鼠原位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瘤体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以及肺转移影响的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对人肝癌高转移原位移植瘤裸鼠切除术后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形成以及肺转移的影响。方法建立HCCLM3原位荷瘤切除术后复发转移裸鼠模型,分为补肾健脾方组(A组)、索拉非尼组(B组)、联合用药组(C组)、模型对照组(D组),每组7只。术后第3天起,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共给药28天,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48 h处死裸鼠并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复发瘤体VE-cadherin、Eph A2、PI3K、FAK蛋白表达,计算血管生成拟态密度(Vasculogenic mimicry density,VMD)以及肺转移细胞数。结果 (1)VMD:C组与其余3组比较,VECadherin蛋白阳性面积显著降低(P<0.05)。与D组相比较,A和C组Eph A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A、B、C组PI3K、FAK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5)。VMD由低到高依次为C、A、B、D组,与D组比较,下调倍数依次为1.4、1.2、1.1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肺转移细胞数:与D组比较,A、C组肺转移肿瘤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能有效降低VE-Cadherin、Eph A2、PI3K、FAK蛋白的表达,减少肺部转移;与索拉非尼联用时,对VE-Cadherin、Eph A2蛋白表达抑制尤为显著,能最大程度阻止VM的形成,降低肺部转移。
付淑娟吴伟忠高东梅吴婷婷张士强杨蕴蒋海燕夏晓婷吕俊强周张杰钟薏
关键词:补肾健脾方术后复发肺转移血管生成拟态裸鼠
肿瘤炎症与免疫抑制微环境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免疫和炎症构成肿瘤微环境的两大核心,在炎症微环境中,细胞和分子构成了炎症与免疫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最终造成大量免疫抑制细胞及炎性相关因子等在肿瘤微环境中大量聚集,从而介导肿瘤的免疫抑制和逃逸。炎症与免疫在肿瘤微环境中发挥关键作用。本研究就中医药对肿瘤微环境的调节,微环境中炎性反应及免疫相互关系进行综述。
付淑娟钟薏周张杰吴婷婷张士强杨蕴蒋海燕夏晓婷吕俊强
关键词:肿瘤炎症免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