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表
  • 2篇电磁法
  • 2篇山前
  • 2篇瞬变
  • 2篇瞬变电磁
  • 2篇瞬变电磁法
  • 2篇近地表
  • 2篇近地表结构
  • 2篇静校正
  • 2篇磁法
  • 1篇低降速带
  • 1篇断层
  • 1篇断层解释
  • 1篇三维可视化
  • 1篇山前带
  • 1篇石炭
  • 1篇石炭系
  • 1篇凸起
  • 1篇盆地
  • 1篇盆地南缘

机构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长江大学

作者

  • 3篇黄新华
  • 2篇王彤丽
  • 1篇姚茂敏
  • 1篇薛为平
  • 1篇苏朱刘
  • 1篇刘宜文

传媒

  • 1篇石油物探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三维可视化断层解释技术在中拐凸起石炭系中的应用
三维可视化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复杂构造地震解释辅助技术,它可以快速提高小断层/裂缝识别精度。本文以地震多属性的相干体、曲率体为原始的数据体,在层拉平的基础上,利用多角度立体空间可视化解释技术,在三维空间对石炭系复杂断层进行了...
仲伟军黄新华贾春明余海涛关键
关键词:三维可视化断层解释石炭系
文献传递
瞬变电磁法在天山山前带表层调查中的应用--以XHBX三维工区为例
2011年
天山北麓XHBX三维工区地表起伏剧烈,表层结构复杂,仅靠有限的地震微测井资料难以建立准确的表层结构模型;小折射受地表条件及薄高速夹层等因素影响无法观测到真实的校正界面;野外地震记录中初至前"旁瓣"及背景干扰严重,使基于初至的折射建模方法无法应用。为了获得准确的表层结构,采用瞬变电磁法(TEM)和地震微测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表层结构调查。首先通过一维"正演修正法"反演获得表层电性结构,然后利用地震微测井资料标定和非线性高阶多项式拟合将电阻率转换成速度,再经过Kriging网格化插值获得表层结构的速度和厚度平面分布,最终得到完整的三维近地表结构模型。应用该模型计算基准面静校正量并进行后续处理后,XHBX三维工区叠加剖面信噪比得到明显提高,反射同相轴连续性有了较大改善,中、长波长静校正问题也得到部分解决。
刘宜文薛为平黄新华王彤丽姚茂敏苏朱刘王静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近地表结构静校正
瞬变电磁法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三维近地表调查中的作用
复杂表层问题依然是资料处理中的一大难题。长期以来南缘地区野外调查方法基本是采用小折射方法,由于设备原因地震微测井基本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所以,处理铱然没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应用瞬变电磁浅层调查法,通过超深地震微测井约束...
薜为平王彤丽黄新华
关键词:瞬变电磁法近地表结构低降速带静校正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