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秀芳
-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癌胚抗原癌巢肥大细胞对评估结直肠癌患者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定的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根据术前血清癌胚抗原(CEA)及术后癌巢中肥大细胞的数量和p TNM分期的关系来指导个体化治疗,并对预后进行判定。方法:选择180例结直肠癌患者,对其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术后癌巢组织中肥大细胞(MC)大量浸润密度和少量浸润密度与术后病理TNM分期进行比较。结果:高中分化的肿瘤患者153例,T1-T2期的肿瘤30例,无淋巴结转移106例,p TNMⅠ,Ⅱ期63例,在癌巢内的肥大细胞大量浸润和少量浸润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83,P=0.168;χ^2=1.747,P=0.136;χ^2=1.564,P=0.145;χ^2=2.264,P=0.098)。低分化的肿瘤患者27例,T3-T4期的肿瘤患者150例,有淋巴结转移74例,p TNMⅢ,Ⅳ期的患者117例。在癌巢内的肥大细胞大量浸润密度和少量浸润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5,P=0.035;χ^2=5.137,P=0.017;χ^2=5.657,P=0.012;χ^2=5.974,P=0,011)。术前血清CEA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的转移和p TNM病理分期的增高而逐渐升高。血清CE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3,P=0.041;t=4.563,P=0.033;t=5.012,P=0.031;t=5.653,P=0.021)。结论:结直肠肿瘤组织内MC的浸润数量越多、术前血清CEA水平值越高,患者生存时间越短、预后越差。
- 池澈韩秀芳杨智文熊在平马骥
-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清肥大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