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默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荀子
  • 2篇伦理
  • 1篇道德
  • 1篇道德认识论
  • 1篇认识论
  • 1篇圣人
  • 1篇伦理解读
  • 1篇论学
  • 1篇论语
  • 1篇《论语》

机构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篇陈默
  • 1篇刘昆福
  • 1篇王德侠
  • 1篇王汉礼

传媒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理论界
  • 1篇理论月刊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礼·学·圣人——荀子道德认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分析
2011年
荀子否定内在"义理之天"的存在,提出天人、心物、性伪之分等观点,这明确了他的道德认识论的内在逻辑和哲学基础。在此前提下,他又通过礼、学和圣人三个核心概念建立起道德认识的外在逻辑。三个概念互为解释和来源,为荀子道德认识论的合理性提供有效的论证。
陈默王德侠
关键词:荀子圣人
荀子论“学”
2011年
荀子之"学"主要为道德之"学"。道德之"学"所遵循的是由知-学-智的路线,"知"通过"学"而成为具有道德价值的"智"。学与思二者之间,学为主;学与行二者之间,行为重;学、积和化三者循序渐进,共同构成达致圣人境界的方法。化"性"入"境"的关键在于"诚"。"学"本身需要一些德性将之优化,包括:一、乐和微等。
陈默王汉礼
关键词:荀子
《论语》中的死亡伦理解读
2010年
早期儒家经典《论语》中阐述了许多与死亡有关的伦理思想,主要体现为死与德、死与命、死与孝、死与生等四个方面的特征。对传统文献中所包含的死亡智慧和死亡精神的深入领会,有利于我们从古人的教化中吸取人生营养,反思生死问题。
陈默
关键词:《论语》
伦理之“道”与个体之“德”被引量:2
2010年
伦理之"道"是体现在各种实存的伦理关系之中的"道",随现实伦理关系的改变而改变。个体之"德"是不断获得与修正伦理之"道"的动态过程,最终转化为自身的德性。二者的相互转换遵循"伦理关系—道—个体—德—伦理关系"的循环路线,群体与个体各自发挥不同的重要作用,共同推动"道"与"德"的发展与进步。
陈默刘昆福
关键词:伦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