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丹

作品数:35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专利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2篇针状焦
  • 12篇延迟焦化
  • 11篇油浆
  • 10篇裂化
  • 10篇加热炉
  • 10篇催化油浆
  • 8篇乙烯焦油
  • 8篇油品
  • 8篇轻质油
  • 8篇轻质油品
  • 8篇焦化加热炉
  • 7篇馏分
  • 7篇馏分油
  • 6篇原料油
  • 6篇流出物
  • 6篇柴油
  • 6篇催化裂化
  • 5篇低硫
  • 5篇中间馏分
  • 5篇中间馏分油

机构

  • 3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8篇抚顺石油化工...
  • 12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化工研究院

作者

  • 35篇郭丹
  • 16篇初人庆
  • 6篇刘继华
  • 3篇宋永一
  • 2篇乔凯
  • 1篇杨涛

传媒

  • 2篇当代化工
  • 2篇炼油技术与工...

年份

  • 5篇2024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低硫石油焦的生产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硫石油焦的生产方法和系统,所述生产方法首先将催化油浆与焦化反应流出物在焦化分馏塔内接触,分离后得到气体、轻馏分和重馏分;轻馏分进行聚合反应得到聚合物;重馏分进行脱固处理后得到的净化油与氢气混合后进行加氢...
郭丹初人庆勾连忠乔凯
文献传递
一种乙烯焦油的处理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焦油的处理工艺,所述处理工艺为预热后的乙烯焦油与来自延迟焦化反应系统的焦化反应流出物在预处理反应器内接触,分离后得到轻组分和重组分;重组分和延迟焦化原料油进入延迟焦化反应系统,生成的焦化反应流出物进入...
郭丹勾连忠初人庆矫德卫宋永一刘继华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焦化塔及针状焦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焦化塔及针状焦生产方法,所述焦化塔包括筒体、上封头和下封头;上封头设有除焦口,筒体设置焦化段和填料段,焦化段和填料段之间设有挡板,挡板中心设有进料口,下封头设有上进料口和下进料口,所述上进料口通过进料管...
郭丹初人庆勾连忠矫德卫
文献传递
一种延迟焦化塔及制备针状焦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延迟焦化塔及制备针状焦的方法,所述焦化塔包括筒体、上封头和下封头,所述筒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焦化段和填料段,焦化段和填料段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为带有筛孔的挡板,焦化段、挡板和填料段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焦化...
郭丹初人庆勾连忠矫德卫
文献传递
一种乙烯焦油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烯焦油的处理方法,所述处理方法包括如下内容:预热后的乙烯焦油进入预处理反应器,与来自延迟焦化反应系统的焦化反应流出物和来自催化裂化反应系统的反应流出物接触,分离后得到轻组分和重组分;重组分进入延迟焦化反...
郭丹勾连忠初人庆矫德卫宋永一刘继华
文献传递
掺炼沸腾床加氢未转化油对焦化产品及性质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在中型延迟焦化试验装置上考察了减压渣油掺炼沸腾床加氢未转化油后,焦化产品分布及产品性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VR经沸腾床加氢处理后的未转化油馏分中,胶质含量大幅降低,饱和分含量明显提高,焦化原料性质有所改善;在相同的焦化试验条件下,随着未转化油掺炼比例提高,干气、液化气、汽油产率提高,柴油、重油及焦炭产率降低,产品分布有所改善。
初人庆郭丹刘继华宋永一乔凯杨涛
关键词:延迟焦化沸腾床掺炼
一种联产针状焦和低硫石油焦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产针状焦和低硫焦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将催化油浆经加氢处理后得到精制油进料至减压蒸馏系统,分离得到轻馏分、中间馏分油和重馏分油;中间馏分油经焦化反应后的油气产物进入稳压塔,分离后得到不凝气、馏分油和塔底...
郭丹初人庆勾连忠方向晨
文献传递
一种乙烯焦油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乙烯焦油的处理方法和处理系统,所述处理方法为预热后的乙烯焦油与来自延迟焦化反应系统的焦化反应流出物在预处理反应器内接触,分离后得到轻组分和重组分;得到的重组分进入延迟焦化反应系统,生成的焦化反应流出物进入...
郭丹勾连忠初人庆矫德卫宋永一刘继华
文献传递
一种催化油浆生产针状焦原料的方法和系统及生产针状焦的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油浆生产针状焦原料的方法和系统及生产针状焦的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催化油浆首先进行净化处理,然后进行加氢反应,得到的液体产物经分馏后得到轻油、中间馏分油和尾油,其中中间馏分油进入裂化反应单元进行裂化反应...
郭丹初人庆宋永一顾承瑜秦王健
不同组成油浆形成碳质中间相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对3种不同组成特征的催化裂化油浆(催化油浆)进行了热处理过程形成广域中间相的实验。结果表明:390~440℃热处理过程中,芳香分质量分数高达87.67%的催化油浆,单位体积内中间相小球体数量较多,易引起体系黏度增大。而胶质、沥青质质量分数分别为12.01%,5.95%的催化油浆,因其胶质、沥青质含量高且热稳定性较差,热处理过程体系内大量稠环芳烃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就发生了自由基热缩聚反应,造成体系流动性较差,中间相小球体难以发生吸引或碰撞式融并。只有饱和分质量分数45.32%、芳香分质量分数49.20%且胶质、沥青质含量低的催化油浆,在热处理过程中形成了无缺陷结构的广域中间相。说明适中饱和分含量的存在对中间相小球体可起到类似"溶剂"对"溶质"的作用,避免中间相小球体在受热阶段同时大量生成,降低体系内中间相小球体的浓度,从而改善体系流动性,利于广域中间相结构的形成。
初人庆郭丹宋永一刘继华
关键词:催化裂化油浆针状焦沥青质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