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臻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平衡
  • 1篇遥感
  • 1篇整治
  • 1篇人口
  • 1篇衰落
  • 1篇水环境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整治
  • 1篇农村
  • 1篇排泄物
  • 1篇贫困
  • 1篇贫困山区
  • 1篇贫困山区农村
  • 1篇平原区
  • 1篇中心城
  • 1篇多中心城市

机构

  • 3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张凤荣
  • 3篇谢臻
  • 1篇周建
  • 1篇李超
  • 1篇聂鑫
  • 1篇汪晗
  • 1篇张佰林
  • 1篇高阳
  • 1篇奉婷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年份

  • 3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养分平衡的北京市人口-土地-环境问题探讨被引量:2
2017年
人口集聚于城市,大量食物输入的同时,代谢物也不断产生,消纳不充分或不及时就会累积并产生环境污染的隐患。该文以北京市平原区为例,利用遥感技术分析2004—2014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基于养分平衡原理,估算、比较人口与耕地变化对城市养分排放和吸纳能力的影响;使用景观形状指数度量城市建设用地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面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因人口增加、食物输入导致人类排泄物及其氮(N)、磷(P)、钾(K)养分增加约0.34×10~5 t,经污水处理后所得污泥中氮磷钾养分增加约282.17 t;2)耕地数量的减少使城市对养分吸纳能力下降约1.17×10~5 t;3)建设用地形状指数由1.48下降至1.37,接触界面的减小使城市代谢物疏散效率下降。研究认为:人口增长-食物消费提高-人类粪尿增加与耕地减少-建设用地界面减小-养分消纳能力降低的"此消彼长"态势无形中造成城市养分富集,增加了对区域水环境污染的风险,而城市结构无法重构,应积极谋求养分的内部消纳。基于北京市农田化肥依赖性强、林地增加的现状,该文建议北京市积极推广粪便处理残渣还田、再生水城市绿化灌溉利用,通过耕地与林地植被消纳新增的养分。
谢臻张凤荣张凤荣郑亚楠周建高阳
关键词:养分养分平衡排泄物多中心城市水环境
贫困山区农村衰落的特征及诊断——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被引量:27
2017年
自然资源禀赋差,土地人口承载力低,交通不便,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差,是贫困山区的基本特征,贫困山区也因此成为人口和产业离心区、生态脆弱区。本文以重庆市酉阳县为例,选取典型村,采用参与式评估、遥感影像和GIS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观尺度分析贫困山区农村土地利用演变特征,揭示农村衰落的原因和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区农村衰落程度严重,植被覆盖率升高,耕地向林草地转变;同时,耕地面积萎缩、聚拢,细碎化程度降低;伴随人口过疏化和老龄化,农村建设用地使用率低,经历由单一到多样,再单一的衰减过程,教育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缺位严重;(2)研究区农村衰落的原因包括农业生计资源匮乏、难以实现农业机械化、聚居分散和城乡比较效益大、农民生活追求的提高以及农业政策实施难度大;(3)建立以人口流失率、常住人口老龄化率、宅基地萎缩率和耕地变化率4个衰落指标为主的农村衰落诊断方法,诊断表明,研究区农村衰落主要发生在边远山区,距离城镇近、区位优越的农村未表现出衰落。当前农村土地整治和扶贫工作应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制定乡村规划,依靠山区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引导人口外迁为主,撂荒耕地择优流转,而复垦未来必然衰落的农村居民点,肯定造成过程性浪费。
冉逸箫张凤荣张佰林周建李超谢臻
关键词:贫困山区衰落土地整治
北京平原区粮菜林三地类时空转变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该文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北京平原区农用地内部粮田、菜地和林地三大类农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结果表明:2004年至2014年这10 a间,粮田转变为林地与菜地是北京平原区农地利用变化主流。粮田转变为林地面积是969.97 km^2,其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高达72.11%,在各类农地利用变化类型中居首。而粮田转为菜地则主要是粮田转变为设施菜地,10 a间粮田转变为设施菜地面积是163.53 km^2,其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为12.16%,在各类农地利用变化类型中居次;同时,10 a间北京平原区农地利用变化存在空间分异特征。主城近郊区与远郊平原区农地利用变化主要是粮田转为林地,两大分区中该变化类型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分别为84.18%、76.21%,明显高于其他农地利用变化类型土地利用变化重要性指数。在城市新区,粮田则分别转为林地与设施菜地;10 a间北京平原区农地利用空间分布均具有圈层特征,由近郊向远郊,农地内部结构都呈现林地为主类型,到粮田、菜地与林地混合利用类型,再到粮田与林地组合利用类型的空间格局。而10 a间随着主城区的外扩,上述农地利用圈层特征出现了由近郊向远郊外移、且林地与蔬菜面积占比增加的现象。研究认为:农地内部粮、菜、林3地类的转变和农地利用圈层外移是农户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与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所致;而改善生态不应以牺牲粮田为代价,应充分利用粮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以实现生态绿化目的。
奉婷张凤荣聂鑫谢臻汪晗
关键词:土地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平原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