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秋月
- 作品数:3 被引量:3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肠炎转归的关系及其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8
- 2019年
- 目的研究轮状病毒(Rotavirus,RV)肠炎患儿乳糖不耐受与肠炎转归的关系及其影响康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海南省妇幼保健院RV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30例,为试验组;RV肠炎非乳糖不耐受患儿30例,为对照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发热、咳嗽等肠外症状和喂养方式、腹泻次数、腹泻时间、腹泻程度、脱水状况、肠道排毒及粪便还原糖阳性程度、RV-Ag阳性率、持续时间、粪便pH值、心肌酶谱。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RV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康复的相关因素。结果试验组患儿发热、咳嗽、轻中度脱水发生及腹泻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粪便脂肪阳性13例及CK-MB异常21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去乳糖干预患儿、未去乳糖干预患儿及对照组患儿RV-Ag阳性持续时间、腹泻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RV感染史和肠道排毒是影响RV肠炎乳糖不耐受患儿康复的风险因素(P<0.05)。结论 RV肠炎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作用的结果,而乳糖不耐受对RV肠炎患儿肠炎转归影响作用较为轻微,去乳糖干预对扭转RV肠炎患儿肠炎转归意义不显著;但随着患儿年龄增加及适时接种RV疫苗,利于改善肠炎预后。
- 黄玲王琦陈贝贝谢曼芬蔡秋月高燕
-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乳糖不耐受转归
- 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9月—2016年2月诊治的肺炎患儿中抽取78例作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样方式分组,对照组(n=39)在治疗过程中实行常规护理,护理组(n=39)则应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1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7.44%,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92%(P<0.05);2护理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均P<0.01)。结论:小儿肺炎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肯定,患儿治愈率高,可快速解除其气促、咳嗽、高热等临床症状,促使其早期痊愈。
- 黄玲蔡秋月
- 关键词:小儿肺炎综合护理治愈率住院时间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及控制对策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控制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324例,分析体重、胎龄、喂养方式、分娩方式、侵入性操作等因素与患儿医院感染的关系,研究病原菌种类,并对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24例患儿中发生54例院感,感染率16.67%,患儿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27.78%)和肺脏(51.85%)为主,培养的54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15株,以葡萄球菌属为主(20.37%),革兰阴性菌37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为主(37.04%),真菌2株,为白假丝酵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重<2500g、胎龄<37周、住院时间长、剖宫产分娩、肠外营养、侵入性操作、感染前使用抗菌药物是新生儿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新生儿病房中应重点关注低体重、肠外营养、早产、剖宫产的患儿,通过减少侵入性操作、感染前预防性使用药物能有效控制院感的发生。
- 蔡秋月钟丽花王纯君吴文莉谢玉美
- 关键词: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医院感染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