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戈
- 作品数:10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miR-320a、MACC1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320a(miR-320a)、结肠癌转移关联基因1(MACC1)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02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63例结肠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qRT-PCR测定血清miR-320a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MACC1,Pearson相关法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20a表达与MACC1水平的相关性。术后随访3年,统计复发转移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320a表达、MACC1水平对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肠癌组血清miR-320a表达低,MACC1水平高(P均<0.05)。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20a表达与MACC1水平呈负相关(r=-0.672,P<0.05)。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术后复发转移率为25.49%(26/102)。血管侵犯(HR=1.900,95%CI:1.442~2.285)、TNM分期Ⅲ期(HR=1.433,95%CI:1.237~1.725)、MACC1≥7.18 ng/mL(HR=2.022,95%CI:1.808~3.061)是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miR-320a≥0.91(HR=0.322,95%CI:0.126~0.575)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miR-320a+MACC1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二者单独预测(P均<0.0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4.62%、88.16%。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20a表达降低,MACC1水平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可预测结肠癌术后复发转移。
- 肖超肖佑肖戈潘燎王晓燕王真权
- 关键词:结肠癌肿瘤复发
- 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预测黄芩-黄连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黄芩-黄连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有效活性成分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以“黄芩-黄连”药对为检索词,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按条件查找,逐步筛选出相应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然后在GeneCards数据库中查找出UC的疾病靶基因;通过软件分析,得出活性成分与靶点之间,以及疾病各靶点蛋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GO和KEGG富集分析获得黄芩-黄连药对治疗UC的潜在作用靶点和通路。结果:通过查找有效成分,分析出黄芩-黄连药对中有效活性成分共51个,其中与UC密切相关的靶点共136个;通过GO富集分析得到2226条与生物过程相关的条目,采用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165条潜在信号通路。结论: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AKT蛋白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可能是黄芩-黄连药对治疗UC调控的主要通信号通路,涉及的靶点包括肿瘤蛋白53(TP53)、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转录因子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为实验验证该药对治疗UC的作用机制提供了证据。
- 肖戈陆文洪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
- 老年结直肠癌肺转移CT特征及高危因素研究
- 2023年
- 目的:分析老年结直肠癌肺转移的CT特征,并探讨影响其转移的高危因素,以期为结直肠癌肺转移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入院的105例老年结直肠癌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出院后均随访3年且定期行CT复查。按照患者是否发生肺转移分为肺转移组24例,对照组81例。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结直肠癌肺转移的高危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老年结直肠癌患者105例均随访3年,其中发生肺转移24例,发生率为22.8%。老年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CT特征为病灶多发,且呈多位实性结节,直径<3 cm,病灶内部多强化均匀。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直肠癌、Dukes C期、腺癌、CEA水平升高是老年结直肠癌肺转移的高危因素。结论:直肠癌、Dukes C期、腺癌、CEA水平升高是老年结直肠癌患者发生肺转移的高危因素,且CT特征常以病灶多发,且呈多位实性结节,直径<3 cm,病灶内部多强化均匀为主,临床针对结直肠癌患者诊治时值得注意。
- 王晓燕肖佑肖戈王真权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肿瘤转移
- 穴位埋线对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研究
- 目的:研究穴位埋线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及中西结合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将满足病例纳入标准的60例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为西医常规治...
- 肖戈
- 关键词:穴位埋线结直肠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 文献传递
- 芩柏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及安全性观察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究芩柏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7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结合芩柏加减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84.62%)比较,观察组有效率(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腹泻腹痛、腹胀血便、里急后重、纳呆乏力等)积分、肠镜黏膜Baron积分变化、组织病理学Geboes评分、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指标均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92%)与观察组(0.00%)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6个月复发率(0.00%)低于对照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芩柏加减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佳,安全性较高。
- 陆文洪罗雯鹏肖戈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
- 复方芩柏颗粒剂通过靶向干预miR-199-3p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观察复方芩柏颗粒剂通过靶向干预miR-199-3p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K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信号通路激活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方法用5%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与无水乙醇按1∶1体积制成TNBS/乙醇混合液,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每组19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0. 9%Na Cl 2 m L灌肠,实验组给16%复方芩柏颗粒2 m L灌肠,2次/天,连续3周。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m TOR表达,以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PI3K/AKT相关蛋白表达,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结肠组织miR-199-3p基因表达。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和实验组的m TOR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 18±0. 06,0. 67±0. 09和0. 40±0. 06;上述3组的PI3KP8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18±0. 04,0. 83±0. 09和0. 58±0. 08;上述3组的PI3KP100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19±0. 05,0. 71±0. 11和0. 54±0. 08;上述3组的p-AKT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21±0. 06,0. 79±0. 05和0. 49±0. 08;上述3组大鼠结肠组织miR-199-3p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 62±0. 09,0. 19±0. 0和0. 38±0. 09。上述指标:模型组和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增加miR-199-3p表达和抑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激活可能是复方芩柏颗粒剂治疗UC的重要机制。
- 肖佑肖超肖戈赵建政王真权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复方芩柏颗粒剂
- 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21-3p、miR-376c-3p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结肠癌患者血清微小RNA(miR)-221-3p、miR-376c-3p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诊治结肠癌患者104例作为结肠癌组,以非肿瘤结肠病患者56例作为良性疾病组,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3组血清miR-221-3p、miR-376c-3p表达。Pearson相关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21-3p与miR-376c-3p表达的相关性,分析血清miR-221-3p、miR-376c-3p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及其对结肠癌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血清miR-221-3p、miR-376c-3p水平比较,结肠癌组>良性疾病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407.412/0.000、333.341/0.000)。血清miR-221-3p与miR-376c-3p的表达呈正相关(r=0.567,P=0.000)。结肠癌Duke分期C~D期、肿瘤低分化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R-221-3p、miR-376c-3p表达均分别高于Duke分期A~B期、肿瘤高中分化及无淋巴结转移患者(miR-221-3p:t/P=6.535/0.000、7.789/0.000、8.124/0.000;miR-376c-3p:t/P=5.872/0.000、8.849/0.000、12.577/0.000)。血清miR-221-3p、miR-376c-3p高表达的结肠癌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χ^(2)/P=7.134/0.000、5.736/0.002)。miR-221-3p高表达、miR-376c-3p高表达是结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1.352(3.313~31.882)、12.860(3.921~42.279)]。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21-3p、miR-376c-3p表达上调,其表达与肿瘤分期、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是新的结肠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物。
- 王晓燕肖超肖佑潘燎肖戈
- 关键词:结肠癌预后
- 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治疗功能性便秘探析被引量:3
- 2022年
- 通过阐述便秘的病因病机、五脏与便秘的关系,以及如何针五经、调五脏、和五行治疗便秘,分析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理论在治疗功能性便秘中的运用。湖湘针推学术流派五经配伍理论从五脏论治,认为五脏在生理功能上相互联系,并不孤立。基于此,湖湘五经配伍疗法提出“多经司控一脏”,从而调节相应脏腑的阴阳偏衰治疗该病,即“针五经、调五脏”。湖湘五经配伍疗法在其取穴方法、治疗原则、理论特点上都有其独特的优势,临床取穴较为安全、简便、易引发经气;治疗原则上采用补母、泻子、抑强、扶弱,达到补虚泻实、标本兼治;理论特点结合经脉-脏腑、生克制化、藏象学说更具指导意义,特色理论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中医的整体思维和辨证优势。并附验案两则。
- 陆文洪罗雯鹏肖戈
- 关键词:学术流派功能性便秘
- 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复发性肛周化脓性汗腺炎1例被引量:4
- 2016年
- 肛门周围化脓性汗腺炎是指肛门周围皮肤内汗腺感染后,在皮内和皮下组织反复发作,广泛蔓延,形成范围较广的慢性炎症、小脓肿、复杂性窦道和瘘管的疾病^1。目前临床上以手术根治为主,且疗效肯定。李杨春等^2认为对于复发性患者,由于已行手术治疗,且原病灶结构已改变,患者惧怕再次手术,可考虑选择保守治疗。
- 肖戈王真权
-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验案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景岳全书》治疗脱肛用药规律研究
- 2024年
- 目的:分析《景岳全书》治疗脱肛的处方用药规律及特色。方法:统计《景岳全书·杂证谟·脱肛》中的方剂,对药物信息进行提取、规范,建立数据库并用药物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提取方剂19首,涉及中药45味;功效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温里药、解表药等;中药药性以温性药居多,药味多甘、辛、苦,多归脾经、肺经、肾经;高频用药16味,前五位分别为炙甘草、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聚类分析得到8类核心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得到5条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结论:张景岳治疗脱肛喜用甘温,长于温补,注重扶正补虚,顾护正气,而又强调明辨虚实,辨证论治,同时注重五脏,以脾肺肾为要。
- 李磊磊胡响当杨宗亮鲁海燕徐胜艳肖戈刘安
- 关键词:景岳全书脱肛用药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