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昆
-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随钻防漏堵漏技术机理的探讨被引量:16
- 2008年
- 钻井过程中很容易发生井漏,轻微的井漏会影响钻井工作的效率,严重的漏失则要耗费大量的生产时间及人力、物力甚至会引起诸如井塌、卡钻、井喷等一系列复杂情况与事故。所以,井漏一直是钻井工作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文中介绍一种新的防漏堵漏技术——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技术,建立了基于该项技术的井下物理模型,并以流体力学为研究基础阐述了该项技术利用井下侧向水力工具的旋转射流作用在漏层裸眼井壁上形成低渗透、牢固滤饼的机理和方法,设计了水力工具的喷嘴。该技术不但达到了随钻防漏堵漏的目的,而且能有效提高漏失地层的钻井速度和降低钻井成本。
- 程仲熊继有程昆
- 关键词:物理法
- 提高采收率技术平台中实时数据系统的设计
- 2007年
- 文章介绍了提高采收率技术平台中实时数据系统的设计思路和方法。通过对该技术平台的需求分析,使用VB6.0开发了基于串行通信的专用实时数据系统,实现了该平台中实时数据采集、管理和实时数据可视化(动态图像形式)的功能。
- 程昆叶仲斌吴文彦程仲施雷庭
- 关键词:采收率串行通信VB6.0
- 一种薄层密度测井校正方法被引量:3
- 2007年
- 薄层密度测井响应受到环境、围岩的影响使得测量值难以反映地层真实情况。通过对其进行环境、围岩校正,建立高精度密度测井解释模型,提高油田区块薄层密度测井的解释精度,为油田区块探明储量复算和油藏数值模拟提供准确的储层参数。从密度测井的基本原理出发,基于几何因子理论建立了密度测井校正模型。主要思路是将球形探测区域进行划分和优化各部分的权重,实现测井曲线高分辨率处理。实际应用表明,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基本消除了围岩对薄层测井曲线的影响,相对于原曲线能更清晰地反映地层情况。
- 程昆程仲吴文彦
- 关键词:密度测井薄层
- 一种薄层伽马测井厚度校正方法被引量:1
- 2007年
- 薄层是影响自然伽马测井的重要因素,而自然伽马曲线值的准确度又反过来制约薄层厚度识别的精度。首先采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校正模型来提高自然伽马曲线值的准确度,然后在此基础上建立厚度校正的数学模型,同时利用校正后的自然伽马值对薄层厚度进行校正。基于该校正方法设计的软件应用于某油田区块10多口井的薄层层段,对其进行了伽马测井值的校正,并确定了各层段的准确厚度,提高了该区薄层层段油藏测井解释和实际厚度计算的精度。
- 程昆程仲吴文彦
- 关键词:厚度校正伽马校正薄层
- 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机理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技术能有效控制和处理井漏事故,尤其对渗透性漏失和裂缝性漏失有较好的防漏堵漏效果。以Realizableκε紊流模型为基础,根据流体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在旋转射流作用下环空流场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相应的边界条件,进行了网格划分,使用CFD软件Fluent模拟计算了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时的流场。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相似,在实际环空返速下,侧向射流受到的干扰较小,并有很好的堵漏效果。模拟结果为物理法随钻防漏堵漏钻井水力参数设计、井底水力能量分配提供了理论依据。
- 程仲熊继有程昆
- 关键词:防漏堵漏物理模型数学模型
- 一种薄层密度测井校正方法及软件实现
- 2008年
- 基于测井条件下的几何因子思想对某油田的薄层测井资料进行了密度校正处理,处理后的测井曲线基本消除了围岩对薄层测井曲线的影响。误差分析表明,校正后的密度测井曲线与原测井曲线相比降低了与岩心孔隙度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软件的编制,该软件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简单实用,并提高了准确率。
- 程昆叶仲斌吴文彦程仲
- 关键词:测井曲线密度校正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