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璐
-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出行模式子图的城市功能区域发现方法被引量:5
- 2018年
- 城市的功能区域是指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功能(如工业、商业、居住、教育等)相对固定的地理区域。这些区域间的位置结构影响着城市中居民的出行模式,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也客观地反映了城市不同区域的真实的功能定位。文中以出租车运行轨迹数据为基础,研究城市居民的出行模式,并根据所得模式实现城市功能区域的自动化发现。主要思路及贡献包括:1)使用车辆轨迹及路网结构数据构造区域模式图(region pattern graph)结构,并提出区域模式图构建算法,采用图结构将城市的不同地理区域连接起来;2)提出自底而上的功能区域发现算法(Bottom-Up Functional Region Discovering,BUFRD)框架及基本实现思路,包括提出频繁出行模式子图挖掘算法,发现区域模式图中频繁出现的出行模式;3)提出功能区域聚类算法,聚类已获取的出行模式子图集,并最终实现城市功能区域的发现。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所提方法发现的城市功能区域较传统方法所得结果的功能纯度更高,其熵值比传统方法降低了至少10%。
- 肖飞王悦梅逸男白璐崔丽欣
- 关键词:数据挖掘
- 基于堆栈降噪自编码网络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方法被引量:4
- 2019年
- 个人信用历来是银行衡量个人履约风险最重要的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借贷需求与日俱增,仅依据信用卡信息的传统个人信用评估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银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为了构建更加丰富的用户信用画像,文中基于银行大数据提取信用风险评估特征。为了解决金融大数据带来的维度灾难和噪声问题,充分考虑了数据特征之间的相关性,对堆栈降噪自编码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了改进,引入了截断的Karhunen-Loève展开作为噪声传入项,并在某商业银行的大数据平台上进行了一系列数据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仅使用信用卡信息,利用银行大数据能使衡量正负样本分离度的指标——K-S值提升约11%;改进的堆栈降噪自编码神经网络方法具有更好的风险评估效果,准确率相比原模型提高了3%左右,验证了在银行大数据环境下进行信用风险评估的有效性。
- 杨德杰章宁袁戟白璐
- 关键词:信用风险评估维度灾难
- 图核函数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6
- 2017年
- 核方法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应用,已引起了各领域的关注.基于核的机器学习方法不仅适用于以特征向量表示的模式,也适用于结构化数据的模式.前者对应的是向量核方法,后者对应的是图核方法.图核对结构化数据具有强大而灵活的表示形式,其不仅能描述研究对象或模式的特性,还能反映构成这个物体不同部分之间的结构信息.目前,基于图核的机器学习方法在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机器视觉、数据挖掘等相关研究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与应用,已成为结构数据描述方法和应用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论文从使用最为广泛的基于R-convolution的图核谈起,总结了图核研究的意义,着重回顾和讨论图核函数的基本理论、基本分类、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指出图核研究的发展方向.
- 白璐徐立祥崔丽欣焦宇航吴宇帆潘云逸
- 关键词:图核
- 宏观审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基于微观企业风险的网络传导机制研究被引量:9
- 2023年
- 自2018年起,中国开始全面展开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穿透式监管。监管旨在防止信用过度扩张、加强债务硬约束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是落实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举措。为考察这种宏观审慎措施的经济后果及作用机制,本文构造了隐性债务水平的度量指标,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估计了企业传递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并展开了一系列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开展穿透式监管后,地方隐性债务水平显著下降。在此基础上,对于监管前隐性债务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风险传染性和特质性风险水平均显著降低,表明隐性债务监管在微观上减少了系统性风险在证券网络中的传染与蔓延。以上微观影响在个股关联性较强、金融风险敏感度较高,以及所处地区金融风险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穿透式监管有效抑制了地方隐性债务盲目扩张,降低了地区信贷约束、信用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进而降低了企业的个股风险传染性和特质性波动。本文研究有助于理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微观传导效应,并为宏观审慎政策的评估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 王彦超吴雨珊刘芷蕙白璐
- 关键词:金融风险复杂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