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恩冰 作品数:8 被引量:8 H指数:2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腿伤克斯特菌致肺部感染1例并对鉴定方法讨论 2024年 目的介绍呼吸道标本中1例少见腿伤克斯特菌的鉴定过程,以及鉴定方法的正确选择,探讨微生物工作对待细菌鉴定合理思维,选择适合的细菌鉴定方法。方法患者痰标本多次规范送检并培养出同一种细菌,通过Vitek2 Compact、MALDI-TOF MS(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16S rRNA、mNGS(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等方法的鉴定。结果该菌在血平皿、麦康凯、巧克力平皿上均生长,扩散型的菌落,表面粗糙,革兰染色阴性小的球杆菌,Vitek2Compact鉴定为木糖氧化无色杆菌,低分辨率,鉴定有误,MALDI-TOF、16S rRNA、mNGS均鉴定为腿伤克斯特菌,并且菌株未检测到毒力因子和耐药基因,为敏感菌株。结论MALDI-TOF、16S rRNA、mNGS对于细菌的鉴定有重要作用,3种方法有各自的特点,MALDI-TOF MS操作简便,成本较低,较适合临床日常工作,16S rRNA适合MALDI-TOF菌株库不包含无法鉴定出的细菌,mNGS成本较高,时间也较长,但鉴定菌株序列信息全面,鉴定较准确。综上所述,细菌鉴定工作,还需结合临床患者病情等众多因素,合理选择适合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潘书娟 田恩冰 姚兴伟 靳悦 李伟静 刘杰 何洪4套hs-CRP检测系统在临床适宜区间内检验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对hs-CRP项目在血细胞分析系统和常规生化分析系统共4套检测系统进行可比性验证,为临床医生及患者提供一致性较强的检测数据。方法依据CNAS-GL047《医学实验室定量检验程序结果可比性验证指南》中的参比系统比对方案和WS/T 407-2012《医疗机构内定量检验结果的可比性验证指南》提供的考虑检测系统不精密度的比对方案对4套检测系统进行结果可比性验证。结果依据参比系统比对方案和考虑系统不精密度的比对方案进行的比对试验均通过。结论对于同一分析物虽然样本类型不同但临床预期用途相同,不同的检验程序在临床适宜区间内是可以进行结果可比性验证的。 裴玉玲 车殿茹 许兴 刘晓辉 潘书娟 李梦超 郭娟 王洋洋 孟宪策 田恩冰关键词:HS-CRP 偏倚 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静息/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分布的研究 2019年 目的初步探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ethoxy isbutyl isonitrile,MIBI)静息/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分布的发生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99mTc-MIBI静息/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患者127例,其中反向分布15例。分析反向分布累及左室部位,比较反向分布与非反向分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史、心肌梗死病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史的差异。结果 15例反向分布患者共10例累及左室下后壁,男8例,女2例,10例患者中8例无左室下后壁存在病变的临床证据支持。反向分组年龄低于非反向分布组(P=0.01)、男性占比高于非反向分布组(P=0.04)。两组间糖尿病病史、心肌梗死病史、PCI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MIBI静息/运动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反向分布以男性最为多见,左室下后壁受累为主,多数与伪影有关,但反向分布与心脏微小血管病变、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冠状动脉痉挛等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彰金 王红艳 李颖 吴培琳 田恩冰 周通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显像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心肌灌注显像 需氧瓶和厌氧瓶对兼性厌氧菌血流感染行血培养的诊断效能比较 2025年 目的比较需氧瓶和厌氧瓶在兼性厌氧菌引起的血流感染诊断中的阳性率、漏诊率和及时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进行血培养检出兼性厌氧菌的564例成人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使用需氧瓶和厌氧瓶双瓶培养,记录检测阳性率、漏诊率及阳性报警时间(TTP)。结果使用需氧瓶和厌氧瓶双瓶培养共检出葡萄球菌147例、肠球菌65例、链球菌34例、肺炎克雷伯菌167例、大肠埃希菌151例。需氧瓶培养的葡萄球菌报阳瓶数显著高于厌氧瓶(P<0.05),而需氧瓶和厌氧瓶培养的肠球菌、链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报阳瓶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需氧瓶和厌氧瓶的漏诊率,葡萄球菌分别为13.6%(20/147)、51.0%(75/147),肠球菌分别为12.3%(8/65)、30.8%(20/65),链球菌分别为17.6%(6/34)、17.6%(6/34),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16.2%(27/167)、28.7%(48/167),大肠埃希菌分别为11.9%(18/151)、21.2%(32/151)。需氧瓶和厌氧瓶培养葡萄球菌、肠球菌及链球菌的TT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克雷伯菌的TTP分别为12.6(9.1,21.0)h和10.0(7.6,13.0)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埃希菌的TTP分别为11.0(8.5,14.9)h和9.2(7.4,1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需氧瓶和厌氧瓶培养不同兼性厌氧菌的阳性率和漏诊率均有差异,厌氧瓶培养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的TTP小于需氧瓶,双瓶培养可提高兼性厌氧菌血培养的阳性率和及时性,降低漏诊率。 潘书娟 刘国春 何洪 靳悦 王鑫 田恩冰关键词:兼性厌氧菌 血流感染 阳性率 漏诊率 及时性 核医学实验室IS015189认可体会 被引量:1 2018年 核医学科开展体外分析已近半个世纪,体外分析实验室已经成为临床医学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进展迅速,自2005年以来全国已有230家实验室通过了认可,其中检验科175家,核医学科只有3家[数据来源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Service for Conformity Assessment, CNAS)官方网站:www.cnas.org.cn,截止到2016年10月12日]。多数核医学科存在重显像而忽视体外标记免疫分析的倾向,黄钢和盛世乐曾提出应重视和关注标记免疫分析在核医学发展中的地位。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组织体外分析学组撰写了《核医学体外分析实验室管理规范》,旨在推动核医学实验室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促进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的健康发展。实验室认可无疑是推动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的一条捷径。现将本科实验室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15189认可流程、认可意义以及笔者的体会等与业界同仁进行分享。 田恩冰 李颖 李伟强 王红艳 彰金 周通关键词:国际标准化组织 实验室认可工作 标记免疫分析 体外分析 核医学科 1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自身抗体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干扰 2022年 目的确定1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自身抗体的类型,并分析其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判读全血细胞分析的结果,确认标本是否存在冷凝集现象;利用血浆置换的方法消除冷凝集素对实验室结果的影响,通过冷凝集素试验测定其效价;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温抗体。结果本例患者体内兼有冷凝集素和温抗体。结论凝集标本容易造成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全血细胞分析结果和血型检测的误判,在工作中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后续的诊疗活动对患者造成伤害。 裴玉玲 车殿茹 郭娟 李璐瑶 张思维 许兴 田恩冰关键词:冷凝集素 温抗体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 “自上而下”法评定检验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对本核医学实验室电化学发光检验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价。方法依据CNAS技术报告"医学实验室—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达",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评定偏移和实验室内测量复现性两部分分量引入的不确定度并合成,计算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本核医学实验室电化学发光检验项目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分别是AFP,8.56%;CEA,12.01%;t-PSA,11.87%;f-PSA,12.14%;FER,16.32%;CA125,8.53%;CA15-3,11.89%;CA19-9,9.40%(k=2)。结论核医学实验室对定量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很有必要。 田恩冰 李颖 李伟强 王红艳 谭宇 彰金 吴培琳 周通关键词:测量不确定度 电化学发光 应用免疫沉淀和蛋白质组学发现多发性骨髓瘤肿瘤相关抗原的研究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利用免疫沉淀和蛋白质组学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的肿瘤相关抗原,探索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机制和发现新的诊断标志物。方法收集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标本并分别混合,用Protein G PLUS-Agarose免疫沉淀试剂分离和纯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抗体,并用此抗体与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U266细胞裂解液混合,形成抗体-抗原复合物,通过1维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1D-SDS-PAGE)分离蛋白质,切胶酶解后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分离并鉴定,用Proteome Discovery软件进行蛋白质数据库检索。结果MM组较对照组共筛选出14个上调的蛋白,7个下调的蛋白,分别列在表1和表2中。结论利用免疫沉淀及蛋白质组学筛选出了21个可能与肿瘤自身免疫相关的差异蛋白,其中的α-烯醇化酶、波形蛋白、热休克蛋白90与文献记载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作为肿瘤相关抗原的候选蛋白。 田恩冰 黎金庆 潘书娟 郭娟 赵一琳 范钦刚 王文娟 杨曦明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肿瘤相关抗原 波形蛋白 热休克蛋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