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甄莉莎

作品数:1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堆肥
  • 1篇堆肥过程
  • 1篇氧化还原酶
  • 1篇小麦
  • 1篇小麦秸秆
  • 1篇麦秸秆
  • 1篇酶活性
  • 1篇秸秆
  • 1篇好氧

机构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1篇谷洁
  • 1篇陈胜男
  • 1篇张社奇
  • 1篇陈强龙
  • 1篇孙利宁
  • 1篇高华
  • 1篇甄莉莎

传媒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09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氧化还原类酶活性在小麦秸秆静态高温堆肥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9
2009年
选取小麦秸秆为试验材料,采取发酵罐处理方法,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堆腐过程中堆体温度变化、氧化还原类酶活性变化、温度与酶活性变化的关系、不同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较不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CK)升温快、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堆体温度第2d上升到50℃以上,第3d达最高温度67.1℃,50℃以上持续6d;CK堆肥第3d达到50℃,第4d达最高温度59.5℃,50℃以上持续5d。(2)过氧化氢酶活性初期较低,中期迅速升高,并维持在较高水平,堆肥第10d到堆肥结束,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CK;添加菌剂处理多酚氧化酶活性在堆肥前期和后期高于CK,说明添加菌剂可加速木质素的降解及其产物的转化;添加菌剂处理的脱氢酶活性在堆肥中期显著高于CK;添加菌剂处理的过氧化物酶从堆肥第12d到堆肥结束活性均高于CK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可促进物质的氧化。(3)脱氢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堆肥中期达到最高值,两者变化趋势相同;过氧化氢酶活性、脱氢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堆腐后期比较稳定,多酚氧化酶活性堆腐后期呈增长趋势。
孙利宁谷洁高华张社奇陈胜男陈强龙甄莉莎
关键词:秸秆氧化还原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