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瑞
- 作品数:1 被引量:17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态有限元法分析基于“裹帘”法外固定拇外翻术后截骨端的稳定性被引量:17
- 2016年
- 背景:中西医结合微创技术治疗拇外翻术后基于"裹帘"法采用"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临床应用已久,此法摒弃了植入物内固定和石膏外固定,术后患者即可下地生活自理,但因其允许断端活动可能引起骨折不愈合,曾一度引起学者质疑。近年来随着足部生物力学研究不断完善,使足部有限元模型建立和应用成为现实。目的:基于静态有限元法分析"裹帘"法"8"字绷带和分趾垫外固定系统对拇外翻截骨端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青年女性拇外翻志愿者,体质量58 kg,右足拇外翻角24°,第1,2跖骨间角13°,近端关节固定角7°,远端关节固定角7°,利用CT对其右足扫描获得数据,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右足拇外翻骨骼有限元模型,并模拟第1跖骨颈部微创截骨基于"裹帘"法外固定,计算截骨端的Von Mises应力和位移。结果与结论:1无外固定工况最大应力0.067 MPa,有外固定工况最大应力1.258 MPa,应力主要分布在截骨端的外侧边缘部位;2无外固定工况最大绝对位移0.363 mm,有外固定工况最大绝对位移0.716 mm,均在Z轴方向位移最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无外固定工况最大相对位移值为0.101 mm,有外固定工况最大相对位移值为0.046 mm。无外固定时最大相对位移为-0.102 mm,发生在Z轴;有外固定时最大相对位移为0.110 mm,发生在Y轴;4经单因素方差分析,有/无外固定工况4个节点在X轴、Y轴上的相对位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有/无外固定工况4个节点在Z轴上的相对位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5结果提示,拇外翻术后基于"裹帘"法外固定可有效减小截骨端位移,应力适中,从而保持截骨端弹性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
- 毕春强温建民孙卫东王丽珍毛瑞边蔷温冠楠常程张玉亮樊瑜波
- 关键词:骨科植入物数字化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