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艳秋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低通气
  • 2篇低通气综合征
  • 2篇睡眠
  • 2篇睡眠呼吸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睡眠呼吸暂停...
  • 2篇通气
  • 2篇轻型
  • 2篇综合征
  • 2篇卒中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睡眠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阻塞性睡眠呼...
  • 2篇脑梗
  • 2篇脑梗死
  • 2篇呼吸暂停低通...

机构

  • 4篇佛山市第二人...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李艳秋
  • 3篇巫碧佳
  • 3篇李永鸿
  • 2篇赵旭
  • 2篇区腾飞
  • 1篇王鹏
  • 1篇姚晖
  • 1篇李晓莹
  • 1篇李荣
  • 1篇黄志恩
  • 1篇刘俊娥
  • 1篇杨洁

传媒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今日药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87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例的用药评价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对某院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情况进行调研,对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了2015~2017年该院使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7例,对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一般信息、诊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用药前后肝肾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等,同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丹参多酚酸盐的使用科室主要为心内科(75.13%)和神经内科(12.76%);目前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均为超说明书用药; 9.2%病例用药日剂量低于说明书推荐剂量; 79.31%病例给药疗程≤7 d; 64.37%病例在发病1周后启用; 75.86%病例与活血祛瘀类中成药联用; 96.55%病例同时使用多种静脉注射液;使用多集中在预后良好的患者(NIHSS<6分);用药前后患者肝肾安全性未见明显影响。结论该药治疗急性脑梗死为超适应证用药,存在日剂量偏小、疗程不足、联合用药随意的情况,临床应严格把握该药适应证和用法,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黄志恩李晓莹李艳秋刘俊娥姚晖
关键词:丹参多酚酸盐急性脑梗死用药评价
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转归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影响腔隙性脑梗死不同影像学转归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22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时间2年。采用两种不同的编组方式编组:(1)将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消失与病灶不变病例合并编为A组;病灶增加与转变为缺血灶病例合并编为B组(含大卒中病例)。(2)病灶增加病例独立编为C组(含大卒中病例),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消失病例、转变为缺血病灶病例与病灶不变病例合并编为D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各种危险因素。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A组比较,B组年龄、卒中发作次数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颅内动脉狭窄(汇总)、颅内动脉狭窄(责任血管)、脑白质病变、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嗜烟、高血压病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D组比较,C组年龄、卒中发作次数及冠心病、颅内动脉狭窄(汇总)、颅内动脉狭窄(责任血管)、脑白质病变、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糖尿病、高血压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冠心病、嗜烟等因素为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动脉狭窄(汇总)、颅内动脉狭窄(责任血管)、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因素为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病灶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腔隙性脑梗死影像学转归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高龄、冠心病、嗜烟等因素影响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增加与转变为缺血灶,为独立危险因素;颅内动脉狭窄(尤其是责任血管)、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因素是腔隙性脑梗死病灶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
区腾飞杨洁李艳秋赵旭巫碧佳李永鸿李荣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糖尿病影像学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轻型卒中复发的关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轻型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依据是否合并OSAHS及其严重程度,将130例TIA和轻型卒中患者分为正常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小时]28例、轻度组(5次/小时≤AHI≤15次/小时)49例、中度组(157欠/小时〈AHI≤30次/小时)36例、重度组(AHI〉30次/小时)17例。比较4组患者的AHI、夜间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缺血性卒中的复发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4组患者AHI、夜间最低Sp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分别为3.57%、6.12%、11.11%和29.41%。重度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正常组(χ^2=4.408,P=0.035)和轻度组(χ^2=4.426,P=0.043),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BMI、高血压病史、大颈围、吸烟史、饮酒史、高AHI、低夜间最低SpO2与TIA和轻型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BMI、高血压病史、高AHI、低夜间最低SpO2与TIA及轻型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独立相关(P〈0.05)。结论合并重度OSAHS的TIA和轻型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率较高,OSAHS、肥胖、高血压病史是其复发的危险因素。
巫碧佳赵旭区腾飞李艳秋李永鸿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轻型脑卒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复发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TIA和轻型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轻型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纳入TIA和轻型卒中患者130例,根据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结果,将合并OSAHS患者设为观察组(102例),未合并OSAHS患者设为对照组(28例),利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的Mo CA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视空间与执行、命名能力、注意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延迟记忆能力、定向力7个认知域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OSAHS可加重TIA和轻型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巫碧佳王鹏李艳秋李永鸿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TIA认知功能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