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腾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ANSYS
  • 2篇液压
  • 2篇橡胶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应力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型
  • 1篇预应力
  • 1篇水下
  • 1篇水下机器
  • 1篇水下机器人
  • 1篇橡胶密封
  • 1篇橡胶密封圈
  • 1篇密封
  • 1篇密封圈
  • 1篇机器人
  • 1篇技术演进
  • 1篇概念设计
  • 1篇刚体
  • 1篇壁面清洗

机构

  • 7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7篇李腾
  • 6篇张付英
  • 3篇洪彬
  • 1篇邓康丰
  • 1篇王晓鸣

传媒

  • 2篇润滑与密封
  • 1篇橡胶工业
  • 1篇机械设计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技术演进驱动的Y型密封圈增效设计方案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针对Y型密封圈增效设计缺乏有效的技术方法指导的问题,提出了技术演进驱动的Y型密封圈增效设计过程模型.通过对Y型密封圈在材料特性、截面形状、密封偶合面形状、润滑条件、加工精度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进化过程分析,总结出了Y型密封圈的进化路线.根据Y型密封圈目前在各条进化路线上所处的位置,提出了可能的Y型密封圈的增效设计方案.该研究可对可操作性和规范化的Y型密封圈增效设计提供方法指导.
张付英李腾洪彬
壁面清洗水下机器人清洗性能分析与试验被引量:1
2023年
针对附着在养殖舱壁面上的污染物和剩余饵料人工难以清洗问题,研发了一款可对壁面进行自动清洗的水下机器人,该机器人为转刷清洗、推力吸附、轮式移动机构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实验刷盘进行清洗率、清洗能耗分析,确定刷盘的设计和布置方式,完成机器人移动速度与刷盘转速的匹配。分析结果表明,当刷盘转速一定时,增加刷毛层数或降低机器人移动速度可提高清洗率;机器人为小尺寸刷盘的布置方式时可降低清洗能耗。通过试验测试,机器人可贴壁稳定航行,当机器人移动速度为0.2 m/s,刷盘转速为200 r/min时,清洗效果显著,清洗效率为388 m^(2)/h,可满足实际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王晓鸣李腾
关键词:壁面清洗水下机器人
基于ANSYS的Y形橡胶密封圈静态密封性能研究被引量:17
2013年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分析Y形圈在静压密封状态下的密封性能,研究结构参数对Y型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唇外倾角和唇谷高是Y形圈保持良好密封性能的2种关键结构参数,唇外倾角和唇谷高太大均不能保证密封性能,而唇谷高太小则会增大摩擦力,降低Y形圈的使用寿命;工作油压对密封圈性能有明显的影响,过高的静态工作油压易导致Y形圈材料的松弛和开裂,进而引起密封失效,而最容易出现裂纹的位置是密封唇唇谷处。
李腾张付英邓康丰
关键词:橡胶密封圈
基于TRIZ的弹性液压往复密封增效概念设计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弹性往复密封的概念设计是实现密封增效的关键,它确定了密封装置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然而,传统的密封设计由于缺乏有效的设计方法指导,密封的增效设计主要依赖于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技巧,设计过程带有很大的试凑性和偶然性。为了使密封的增效概念设计成为可操作的过程,提出了基于TRIZ的弹性往复密封增效概念设计模型。以密封的高可靠性、有效性、零泄漏、长寿命和低成本作为弹性液压往复密封增效设计的理想解,基于密封的功能属性分析及密封技术系统的进化分析,通过改变密封功能属性的维度和给定密封技术系统沿各条进化路线可能的潜在状态,获得弹性往复密封增效概念设计解。该模型可缩小密封增效设计方案的搜索空间,加快往复密封增效概念设计的进程。通过Y型密封圈的增效概念设计过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张付英洪彬李腾
关键词:TRIZ理论
基于ANSYS的橡胶Y形圈两种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对比
2014年
提出一种通过端盖固定、活塞杆轴向移动,得到预压缩状态模型的Y形圈有限元建模方法,并与传统建模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按两种方法建模分析得到的形变位移近似,最大von Mises应力和接触压力的分布相差不大,说明该建模方法可行且更贴近实际安装过程,更合理。
李腾张付英
关键词:橡胶有限元模型
弹性液压往复密封增效设计的理论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传统密封设计基于经验和技巧、没有理论和方法指导的问题,提出弹性往复密封的增效设计理论。在分析弹性液压往复密封的失效形式和增效机制的基础上,提出弹性往复密封增效设计的概念,确立使密封高效和无泄漏的增效准则。根据增效准则,提出弹性往复密封的增效设计技术体系。该理论提高了密封设计过程的规范化和可操作性,有效提高了密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张付英李腾洪彬
基于ANSYS的Y形圈初始建模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密封元件的材料、几何、状态的高度非线性使得密封圈变形较大且有限元分析计算过程不易收敛的问题,对影响Y形圈模型计算收敛性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刚-柔接触模型的重要参数进行解析和选择,最终提出了理论上较为合理的Y形圈初始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即活塞杆轴向移动挤压Y形圈得到Y形圈的有限元初始模型.
张付英李腾
关键词:预应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