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 Ad Hoc网络中一种具有优先控制的自适应协同MAC协议被引量:4
- 2011年
- ARQ(Auto Repeat reQuest)机制通常用来在传输失败后重传数据,但是在深衰落信道下,源节点多次重传有可能导致系统性能持续变坏,作为未来无线通信的重要技术,协同通信能够大大提高链路的可靠性,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Ad Hoc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控制的自适应协同MAC(Media Access Control)协议。此协议采用ARQ机制,根据瞬时信道情况,自适应地选择信道质量更好的中继节点来重传数据,并且在优化的退避算法和中继选择算法的控制下,赋予中继节点相对源节点更高的优先级,协议中还在传统RTS/CTS分组交互基础上加入了新的握手交互机制,使得协议的性能进一步提升。本文还对经典二维Markov模型进行了改进,加入了协同机制并提出中继节点冲突模型,对所提协议进行了建模并推导出了吞吐量性能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协议相对IEEE 802.11DCF协议和传统采用ARQ机制的协同MAC协议有着更好的性能。
- 李楠蔡跃明程乃平
- 关键词:ADHOC网络ARQMARKOV模型
- 无线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协同MAC协议被引量:8
- 2011年
- 协同通信中,中继节点通常用来转发源节点的数据分组。但是从中继节点的角度出发,帮助其它节点转发数据会降低其自身的性能,导致中继低效率问题的出现。针对此问题,该文基于网络编码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无线Ad hoc网络的协同MAC协议。该协议将网络编码和协同机制相结合,在需要协同传输时,利用网络编码让中继节点在发送源节点数据的同时也发送自身的数据,利用网络编码来解决协同传输中中继低效率问题,进一步提升协同传输的性能。该文还在2维Markov退避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网络编码和协同机制,对所提协议在多跳网络中进行了吞吐量性能分析,并探讨了网络节点数、多跳和信道质量对吞吐量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一般的协同MAC协议,采用网络编码的协同MAC协议可以显著的改善系统性能,是解决协同传输中的中继低效率问题的有效手段。
- 李楠戚进勇蔡跃明程乃平
- 关键词:ADHOC网络协同通信MAC协议网络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