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
- 作品数:4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恒电位电沉积工艺参数对Pt-Ni合金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014年
- 与脉冲电沉积及恒流电沉积法相比,恒电位电沉积制备的电催化剂具有更优异的性能,目前很少用此法制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Pt-Ni合金催化剂。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在多孔碳布及玻碳电极表面恒电位电沉积Pt-Ni合金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能量色散谱(EDS)和扫描电镜(SEM)等对Pt-Ni合金催化剂的微观结构、组分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用循环伏安(CV)曲线评价了其电催化活性。研究了电沉积参数(沉积电位、电解液温度和沉积时间)对Pt-Ni合金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和电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电位影响合金催化剂形核速度,引起微观结构不同,电解液温度影响着催化剂的成核和生长,沉积时间影响着Pt-Ni合金的沉积量;沉积电位为-0.35 V,电解液温度为50℃,沉积时间为15 min时,Pt-Ni合金催化剂均匀地分散于碳载体表面,粒径大约为11.9 nm,具有最大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EASA),达44.19 m2/g,电催化活性最好。
- 李梅陈泽霖张华
- 关键词:催化剂电催化活性
- 恒压电沉积Pt-Fe合金催化剂及在PEMFC阴极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循环伏安法探究Pt与Fe共沉积的还原电位,并在此电位下在多孔碳布表面恒压电沉积制备Pt-Fe合金,研究其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阴极催化剂的电催化活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量色散谱(EDS)、循环伏安(CV)、单电池极化、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等测试技术对所得催化剂进行物理及电化学性能表征。实验表明,在0.075 V电位下可还原得到Pt-Fe合金,其颗粒在碳布表面呈空心球状且分散均匀;共沉积时间对Pt-Fe合金催化剂成分组成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合金中Pt与Fe原子比增加,Fe相对含量下降。Fe可与Pt形成稳定的合金催化剂,显著提高铂对氧还原的催化活性。电沉积30 min制得的合金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
- 赵文文张华李梅
- 关键词:循环伏安氧还原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电沉积制备PtFe催化剂作为PEMFC阴极催化剂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具有反应温度低、能量密度大、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因而在便携式电源、动力电源和发电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PEMFC通常采用氢气和氧气(或空气)作为反应气体,其电池反应生成水,阳极反应...
- 赵文文李梅张华
- 温度对电沉积制备Pt-Ni阴极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2015年
- 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在碳布上电沉积Pt-Ni合金催化剂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极。通过循环伏安线性扫描法确定Pt-Ni合金的沉积电位,并在该电位下考察了不同电解液温度下所得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电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在-0.35 V电位下可得到Pt-Ni合金,不同的电解液温度会影响Pt-Ni合金催化剂结构、形貌及组分比,进而影响其催化性能。当电解液温度为50℃时,Pt-Ni合金催化剂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此时催化剂为较小的球状颗粒,Pt与Ni的原子比接近3∶1,其电化学活性表面积为44.19 m2/g,是电解液温度为70℃下制备的催化剂的1.8倍。适当的温度下电沉积制得的Pt-Ni合金催化剂明显提高了铂对氧还原的催化活性。
- 李梅陈泽霖赵文文张华
- 关键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沉积温度催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