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
- 作品数:1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耕地保护补偿区域间分配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以福州市为例被引量:12
- 2016年
- 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提高耕地保护效率与公平性已成共识。耕地保护补偿经济机理可以还原为外部性内部化,应满足三项基本要求,进而可推导出依据地区耕地外部性价值量和机会成本损失额度进行差别化补偿的理论依据。目前佛山、成都的补偿资金分配实践虽然体现了地区差异,但主观性较强,不能准确反映各地耕地资源自然禀赋、利用条件、经济和人口差异而造成的耕地保护贡献与成本,可能削弱补偿效力。文章从耕地自然禀赋DFN、利用效能DFU、政策条件DFP三方面构建耕地保护补偿地区间分配指数DFCP,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筛选指标并确定权重,构建补偿分配指标体系;进而以福州为研究对象,对该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证运用,并对分配结果进行了经验性的合理性判断。提出未来应用该指标体系时,完善耕地利用大数据系统、选取控制指标、建立奖惩机制、更新评价方法等六项政策建议。
- 周小平李晓燕柴铎
- 关键词:耕地保护补偿耕地价值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