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燕
-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清特应性变应原及总IgE抗体与抽动障碍发病的关系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抽动障碍(TD)病因尚不明确,通过对TD患儿血清总IgE及特应性变应原IgE进行检测,探讨TD与过敏反应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对62例TD患儿进行血清总IgE抗体和特应性变应原检测。收集TD患儿静脉血3 mL,采用欧蒙医学实验诊断股份公司的特应性变应原中国组合3检测试剂盒(欧蒙印迹法)进行总IgE抗体、吸入性和食物变应原特异性IgE抗体(sIgE)检测。结果本研究中TD患儿90.32%以眨眼、挤眼等眼部表现和鼻咽部抽动症状起病。患TD儿童血清总IgE抗体阳性者52例,阳性率为83.87%。血清特异性变应原sIgE检测阳性44例,阳性率为70.97%。吸入性变应原sIgE阳性率高于食物变应原,TD患儿常见变应原有屋尘、树组合(榆树/梧桐树/柳树/杨树/柏树)、尘螨组合(屋尘螨/粉尘螨)、牛奶/巧克力混合、海鲜组合(蟹,扇贝,虾,蛤)。总IgE等级分布与病程长短无关。结论血清特应性变应原及高总IgE抗体可能是引起TD的一个重要原因。
- 鞠俊李尔珍马秀清李晓燕张玮娜邹丽萍
- 关键词:抽动障碍变应原检测
- 左乙拉西坦对儿童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2年
- 目的探讨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LEV)治疗儿童睡眠中癫癎性电持续状态(ESES)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1年3月首诊的27例ESES患儿使用LEV状况进行分析,并最少随访6个月。结果 27例ESES患儿起病年龄为9个月至9岁7个月,起病早期81%的患儿为局限性运动发作。23例为ESES确诊后加用LEV治疗,其中19例为良性癫癎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患儿,4例为非BECT的ESES患儿。LEV开始治疗年龄为1岁8个月至11岁9个月,随访时间为7~19个月。LEV控制发作有效率为82%,改善脑电图(EEG)情况有效率为78%。LEV控制临床发作效果优于改善EEG效果(P<0.05)。另4例患儿于ESES前已加用LEV治疗,其中2例临床发作得到控制或EEG有明显改善。结论 LEV在控制临床发作和改善脑电图放电方面均有一定疗效。
- 张玮娜邹丽萍鞠俊李晓燕
- 关键词:脑电图儿童
- 焦虑抑郁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研究焦虑或抑郁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探讨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焦虑或抑郁诊疗的因素。方法采用随机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并确诊为焦虑或抑郁症的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疾病组;从同期住院患者中随机选择200例非焦虑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疾病组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情况,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别。结果疾病组中有22%的患者合并冠心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vs13.5%,P〈0.05,OR=1.81);疾病组中有31.5%的患者曾因心慌、胸闷就诊于心内科,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5%vs 18.1%,P〈0.01,OR=2.10)。疾病组与对照组罹患疾病数量平均值分别为(6.320±3.027)个、(3.710±3.109)个,两组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焦虑或抑郁患者合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可能性高,罹患疾病数量可能与焦虑或抑郁相关。
- 成承李文婷裴常伯李晓燕吕耀霞张丽萍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焦虑抑郁
- 32例儿童发作性睡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加强对儿童发作性睡病临床特征及诊断方法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北京市儿童医院神经科和解放军总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32例发作性睡病患儿资料,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发作性睡病患儿均有日间不可抗拒的入睡发作,26例(8l.3%)存在猝倒发作,11例(34.4%)存在睡眠幻觉,仅2例(6.25%)存在睡眠瘫痪表现。患儿多以日间睡眠增多为起病症状,大多数患儿有夜间睡眠紊乱、易激惹的临床表现,性格改变、食欲及体重增加、青春期提前也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多次小睡睡眠潜伏期试验(MSLT)检查在患儿中阳性率较低,可能与患儿年龄小、病程短等因素有关。结论不可抗拒的入睡发作、猝倒发作是中国儿童发作性睡病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多导睡眠图和MSLT可明确诊断。
- 鞠俊赵建波李晓燕石秀玉张玮娜邹丽萍
- 关键词:发作性睡病多导睡眠图
- 雷帕霉素治疗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婴儿痉挛症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治疗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婴儿痉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儿童医学中心2011年6月收治的1例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婴儿痉挛症患儿应用雷帕霉素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方法、治疗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有明显的皮肤损害,主要表现为色素脱失斑,同时合并婴儿痉挛症,头颅MRI及CT均有异常改变。患儿应用雷帕霉素治疗3个月后可见色素脱失减轻,痉挛发作较前明显减少,头颅MRI显示室管膜下结节较前减小,脑电图较前改善,智能发育进步,且治疗过程中未见明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雷帕霉素治疗结节性硬化症合并婴儿痉挛症有显著疗效.安全性好。
- 李晓燕王静石秀玉邹丽萍
- 关键词:婴儿痉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