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启政

作品数:5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篇收费调整
  • 2篇停车
  • 2篇居住
  • 1篇预评估
  • 1篇运输体系
  • 1篇市域
  • 1篇收费
  • 1篇停车收费
  • 1篇通勤
  • 1篇区域型
  • 1篇住区
  • 1篇综合交通
  • 1篇综合交通运输
  • 1篇综合交通运输...
  • 1篇居住区
  • 1篇居住社区
  • 1篇可达性
  • 1篇老年
  • 1篇老年人
  • 1篇交通方式

机构

  • 5篇同济大学

作者

  • 5篇吴娇蓉
  • 5篇朱启政
  • 1篇刘诣安
  • 1篇陈法安
  • 1篇胡静云
  • 1篇叶昕

传媒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城市交通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30 min通勤可达范围的居住区分类及特征指标被引量:1
2017年
以上海市15个居住区通勤出行调查数据为基础,确定合理的单次通勤出行时间预算目标值为30min.利用电子地图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二次开发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绘制居住区居民使用小汽车、轨道交通、常规公交方式30min通勤活动空间可达范围.从30min通勤可达范围交通系统配置角度,分析居住区通勤可达范围差异产生原因.重点对居住区公共交通30min通勤可达范围内各类提供工作岗位的设施点密度、被调查者上班地点落在该范围比例、使用小汽车通勤出行比例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提出分类居住区的针对性交通改善策略.
吴娇蓉余淼朱启政
基于老年人活动空间特征的居住社区生活服务设施综合可达性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老年人活动空间特征及生活服务设施配置的差异,以老年人活动分布热力特征为依据对居住社区进行分类,并基于改进的潜能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老年人主观活动需求的生活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将老年人活动空间分成面状、点状及散状分布3类,发现活动空间特征与生活服务设施可达性之间存在显著的对应关系.在设施可达性最高的面状分布社区中,老年人活动强度随距离增加而衰减最快,点状社区其次,散状社区由于设施可达性最差故存在着较高比例的中远距离出行情况.对于不同类型的社区应有针对性地提出老龄化背景下的交通系统服务策略,以实现老年人活动需求与社区服务设施配置的高度契合.
吴娇蓉朱启政胡静云
关键词:居住社区老年人
基于城市综合体分类的停车收费政策预评估被引量:4
2017年
为有效评估停车收费政策在不同类型城市综合体中产生的效果差异,基于辐射范围、居民出行距离及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三项特征指标,利用K-Means聚类算法将城市综合体分成市域型和区域型两类。与区域型综合体相比,市域型综合体辐射范围更广、所吸引的人群活动出行距离更长、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更具竞争力。构建城市综合体居民行为选择模型,利用RP/SP融合数据标定模型参数,以消除意愿调查产生的偏差。该模型综合考虑停车收费政策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关联性,能有效分析停车收费价格上涨幅度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对市域型和区域型城市综合体居民方式选择行为影响的贡献程度,为区域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吴娇蓉朱启政林子旸
关键词:区域型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五年发展规划编制解析被引量:6
2015年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五年规划作为指导和组织各省市综合交通建设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梳理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编制历史的基础上,总结五年规划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变化。指出当前中国缺少国家或行业层面的编制导则,各省市制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时,在工作形式、规划内容、规划步骤、规划成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重点分析五年规划指标可比性、发展导向性、规划编制深度、执行效果评估持续性等问题,进而提出面向各省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编制的建议。
吴娇蓉陈法安朱启政刘诣安
关键词:交通政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城市综合体停车收费政策调整敏感人群辨识方法被引量:1
2017年
借助营销学中忠诚度的概念,从行为与态度2个角度分析城市综合体中停车收费政策调整对不同人群的影响.提出敏感人群、无感人群、灰色人群辨识方法,并建立停车收费政策变化下的行为选择模型.研究发现,家庭收入、出行目的、出行时长、停车费用及每周开车天数是居民对停车费用敏感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通勤、非通勤出行中分别有44.7%和42.9%的驾车者被归为灰色人群.尽管他们当前较为依赖小汽车,但实质上对停车费用及公交服务水平的变化较为敏感,具备向公交出行转移的可能性.提出的敏感、无感与灰色人群的辨识方法,为城市综合体交通停车收费政策调整过程中把握小汽车出行向其他方式转移的趋势和可能性、停车政策效果评价提供了定量分析方法.
吴娇蓉朱启政叶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