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Na^+、K^+、葡萄糖及甘油对高体雅罗鱼精子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明确水体介质参数与高体雅罗鱼精子活力的关系,解决高体雅罗鱼人工繁殖受精率低及鱼苗鱼种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方法】以快速运动时间(FT)、寿命时间(LT)和精子激活率为评价指标,探究Na^+、K^+、葡萄糖及甘油对高体雅罗鱼精子活力的影响。【结果】Na^+浓度为135 mmol/L时高体雅罗鱼精子活力最强,FT为71s,LT为1020 s,精子激活率为95%;K^+浓度为5 mmol/L时高体雅罗鱼精子活力最强,FT为52 s,LT为280 s,精子激活率为80%;葡萄糖浓度为180 mmol/L时高体雅罗鱼精子活力最强,FT为78 s,LT为1200 s,精子激活率为95%;甘油浓度为180mmol/L时高体雅罗鱼精子活力最强,FT为79 s,LT为1380s,精子激活率为90%。【结论】适宜浓度的Na^+、K^+、葡萄糖及甘油具有单独提高高体雅罗鱼精子活力的作用,但高浓度Na^+、K^+、葡萄糖及甘油对高体雅罗鱼精子的激活率呈明显抑制作用。实际生产中,可选择135 mmol/L Na^+、5 mmol/L K^+、180 mmol/L葡萄糖或180 mmol/L甘油作为高体雅罗鱼精子的激活液,提高其人工繁殖生产效率。
- 张涛李胜忠牛建功时春明焦飞
- 关键词:精子活力
- 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的新疆褐牛基因组结构变异检测及群体结构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旨在鉴定新疆褐牛基因组结构变异(structure variation,SVs)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疆褐牛培育过程中受到影响的结构变异。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利用Manta、Delly、Lumpy三款软件对新疆褐牛及其父母本(瑞士褐牛、哈萨克牛)以及中国西门塔尔牛基因组结构变异进行检测,之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和遗传分化指数(F_(ST))将新疆褐牛基因组与其余3个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4个牛品种共检测出54969个SVs,缺失型变异占比最高(56.59%),插入型变异占比最少(0.03%)。从数量上看,这些SVs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呈现出随染色体号变大而逐渐减少的趋势。不同品种间存在共有变异和品种特有变异,其中地方品种哈萨克牛拥有的特有SVs数量最多。主成分分析和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新疆褐牛同哈萨克牛和瑞士褐牛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经选择信号分析、基因注释和富集分析,挖掘出了一批与产奶性状(PI 4K2A、ELOVL3、ECHS1、SCD、TCF 7L2、PNLIPRP2、BTRC、PLCE 1)、生长发育(BMP6、TLL2、MAPK9、ROR 2)、适应性(PRKC B)以及免疫(GSTO2、GSTO 1)相关的关键基因。本研究从结构变异上解析新疆褐牛的特征,并揭示一些新疆褐牛培育过程中高度分化的基因,为推动新疆褐牛的遗传改良提供了基础资料。
- 张涛李佳芪胥磊王丹张梦华张涛闫梦婕王玮韬黄锡霞黄锡霞
- 关键词:新疆褐牛
- 高、低体细胞数新疆褐牛可变剪接事件及差异基因分析
- 2025年
- 可变剪接(Alternative Splicing,AS)是一种调控机体转录本、蛋白质多样性的分子机制,参与机体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因其剪接位点的不同产生异常的转录本,由此产生病理状态。为了研究不同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的新疆褐牛基因水平的表达差异,利用RNA-seq对High SCC、Low SCC的新疆褐牛血液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差异可变剪接基因进行筛选,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High vs Low组中,共筛选到332个差异表达基因(245个上调,87个下调),这些基因主要与炎症反应、免疫反应、NF-κB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相关;针对可变剪接事件分析发现,389个差异可变剪接基因参与抗原处理和呈递、细胞粘附分子、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重要通路,结合PPI结果进一步筛选到可能参与乳房感染的关键基因(CXCL2、TNF、IL-1β、IL-10、CD4等)。本研究结果为乳房炎抗性相关分子标记的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
- 闫梦婕王丹马盛超张涛张梦华黄锡霞
- 关键词:RNA-SEQ体细胞数可变剪接新疆褐牛
- 影响新疆褐牛日增重和总增重的非遗传因素分析
- 2025年
- 新疆褐牛属乳肉兼用牛,在育肥性能上低于肉用品种,但养殖经济效益高,优势显著。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非遗传因素对新疆褐牛育肥性能的影响,进一步提高牧场育肥经济效益。利用伊犁创锦犇牛牧业有限公司加尕斯台育肥场的新疆褐牛2019—2022年间的育肥性能记录,采用SAS 9.2软件的GLM程序分析不同育肥天数、年份、饲养方式、季节、入场体重对新疆褐牛育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饲养方式外,育肥天数、入场体重、年份、季节均对新疆褐牛日增重和总增重具有极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制定新疆褐牛育肥计划与提高新疆褐牛育肥效率提供了参考。
- 张涛张宝刚胡泽旭王丹胥磊张梦华王传军杨晓燕刘洋黄锡霞
- 关键词:育肥日增重新疆褐牛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估计新疆褐牛体型性状的遗传参数被引量:5
- 2023年
- 旨在估计新疆褐牛体型性状的遗传参数,同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进行降维后探索各主成分和因子之间的遗传规律,为育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SAS软件进行主成分和因子分析,利用BLUPF90软件采用平均信息约束最大似然法配合动物模型对9个新疆褐牛核心育种场的1016头新疆褐牛泌乳牛的27个体型性状及主成分和因子得分表型进行遗传参数估计。研究结果表明,除蹄踵深度、蹄角度和乳房平衡性外,其它体型性状均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主成分(1~8;特征值≥1)和潜在因子(1~8;特征值≥1)都能够解释总方差的57%,各主成分和因子能够综合反映牛只体躯结构、肌肉度、尻部、肢蹄和泌乳系统的信息,各主成分和各因子的遗传力估计值范围分别为0.13(PC6)~0.46(PC1)和0.08(F3)~0.48(F1),基于主成分分析估计遗传相关的范围为-0.76(PC3-PC6)~0.74(PC3-PC4),因子分析估计遗传相关的范围为-0.75(F3-F6)~0.86(F1-F6)。结果提示,新疆褐牛体型性状中除蹄踵深度、蹄角度和乳房平衡性外,其它性状均属于中高遗传力性状,在体型性状的评估中可以考虑使用主成分和潜在因子,将多维度的体型性状简化为新的变量,这种方法可以避免分析大量相关性较高的性状,从而降低分析大量数据而造成的计算负担。
- 胥磊张梦华张涛耿娟范守民杨光维郭杨邓强李金芝刘江卫黄锡霞王雅春
- 关键词:新疆褐牛体型性状主成分分析
- 新疆褐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乳尿素氮的遗传参数估计
- 2025年
- 【目的】全面评估新疆褐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的健康与营养状态,进而优化饲养管理策略,以期达到提升其整体生产性能的目的。【方法】收集新疆地区4个牛场2016―2023年间702头新疆褐牛(1085条)和4079头中国西门塔尔牛(6352条)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数据,利用SAS 9.2软件分析测定场、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和胎次对乳尿素氮的影响,通过DMU软件构建单性状重复力模型,估计新疆褐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乳尿素氮的遗传参数。【结果】测定场、产犊年份对新疆褐牛和中国西门塔尔牛乳尿素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产犊季节对中国西门塔尔牛乳尿素氮有极显著影响(P<0.01);胎次对新疆褐牛和中国西门塔尔乳尿素氮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P<0.01)。新疆褐牛与中国西门塔尔牛乳尿素氮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10±0.05和0.15±0.03,均属于低遗传力性状;乳尿素氮平均估计育种值均随产犊年份增加整体呈上升趋势。【结论】两个品种牛的乳尿素氮均为低遗传力性状,近几年中国西门塔尔牛乳尿素氮的遗传趋势上升,而新疆褐牛呈下降趋势,因此,应注重不同因素对乳尿素氮的影响,合理调整饲养管理方式,加强对其选择的重视程度。本研究结果为提高两个品种牛的生产性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 马凯伦李雪张晓雪张涛张梦华王丹胥磊黄锡霞
- 关键词:新疆褐牛乳尿素氮
- 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犊牛健康水平会影响牛群结构及质量,犊牛的死亡、淘汰对牧场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为探究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规律及影响因素,实验收集了4个新疆褐牛牧场2013—2020年间繁殖、产犊记录,通过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配种季节、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场别、后代数量对新疆褐牛犊牛死亡、淘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2013—2020年间犊牛死亡率由26%降至11.9%,但淘汰率由1.3%增长至7.9%。配种季节、产犊年份、产犊季节、场别、后代数量均显著影响犊牛死亡、淘汰率。犊牛死亡率随年份的增加而降低,但淘汰率随年份的增加而升高;单胎犊牛死亡率、淘汰率均显著低于双胎。春季配种、夏季产犊的犊牛死亡率显著高于冬季;春季配种,春、夏、秋季产犊的犊牛淘汰率同样显著高于冬季。新疆褐牛犊牛的死亡淘汰受多种因素影响,应严格把控种质资源,避免先天遗传缺陷,持续选育的同时合理调控非遗传因素,从而降低犊牛死淘率、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 苟穆荣胥磊张梦华马盛超闫梦婕张涛李金芝刘奎国主马别克·木哈里谷建强龙涛黄锡霞
- 关键词:新疆褐牛犊牛死亡率淘汰率LOGISTIC
- L-瓜氨酸对小鼠力竭运动性能及强运动应激后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精液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L-瓜氨酸对小鼠力竭运动性能及强运动应激后血清抗氧化能力和精液品质的影响。选择48只平均体重为(14.72±0.81)g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在相同日粮营养水平下,试验Ⅰ组和Ⅱ组分别在饮水中添加0.5%和1%L-瓜氨酸,对照组饮用自来水。试验第6天开始,每3 d空腹称重后负重游泳,第24天采集小鼠血液和精液,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第1、4、5次游泳时间分别提高46.74%(P<0.05)、20.56%(P<0.01)和19.58%(P<0.05),试验Ⅱ组第1、5、6次游泳时间分别提高70.82%、25.59%和12.27%(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抑制羟自由基、总抗氧化能力(T-A)、一氧化氮(NO)分别提高66.54%(P<0.01)、11.13%(P<0.01)、54.22%(P<0.01)、10.78%(P>0.05)和49.35%(P<0.01),试验Ⅱ组血清中CAT、GSH-Px、抑制羟自由基和NO分别提高53.57%、21.78%、17.28%和55.86%(P<0.0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雄鼠精子密度、直线运动精子数和精子活力分别提高58.62%、120.25%和40.59%(P<0.01),死亡、畸形精子数降低49.04%(P<0.01),试验Ⅱ组死亡、畸形精子数降低94.50%(P<0.01),精子活率提高12.22%(P<0.05)。综上,饮水中添加L-瓜氨酸能够延长小鼠力竭游泳时间,提高强运动应激后血清中CAT、GSH-Px、抑制羟自由基活力,改善精液品质,且每只小鼠以添加0.5%L-瓜氨酸(27.6 mg/d)的效果最佳。
- 赵国栋李晓斌张涛陈晖马晨薛宇恒
- 关键词:小鼠运动性能抗氧化能力精液品质